导航:首页 > 歌曲歌词 > 黄自山在虚无缥缈间歌词

黄自山在虚无缥缈间歌词

发布时间:2021-03-16 07:13:00

A. 寻黄自的轻歌剧《长恨歌》

由黄自先生曲,韦翰章先生词,林声翕教授补遗。

(一)仙乐飘飘处处闻

骊宫高处入青云。
歌一曲,月府法音,霓裳仙 音匀,
舞一番,羽衣回雪,红袖翻云。

宛似菡萏迎风,杨枝招展。
飘飘,飘飘,欲去却回身。

更玉管冰弦嘹亮,
问人间,那得几回闻?

(二)七月七日长生殿

风入梧桐叶有声,银汉秋光净,
年年天上留嘉会,羡煞双星,

只限人间恩爱总难凭,如今专宠多荣幸,
怕红颜老去,却似秋风团扇冷。

仙偶纵长生,那似尘缘胜?
问他一年一度一相逢,争似朝朝暮暮我和卿?

举首对双星,海誓山盟,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两家恰似形和影,世世生生。

(三)渔阳鼙鼓动地来

渔阳鼓,起边关,西望长安犯,
六宫粉黛,舞袖正翩翩,
怎料到边臣反,那管他社稷残。

只爱美人醇酒,不爱江山。
兵威惊震哥舒翰,举手破潼关,
遥望满城烽火,指日下长安。

(四)惊破霓裳羽衣曲

醉金樽,敲檀板,夜夜笙歌,玉楼天半,
轻歌曼舞深宫院,海内升平且宴安。

猛不防,变生肘腋,边廷造反!
只可恨!坐误戎机的哥舒翰,称兵犯上的安禄山。
咚咙咙,鼙鼓声喧,破了潼关。
諕得人神昏意乱,胆颤心寒!

没奈何,带领百官,弃了长安。
最可怜,温馨软玉娇慵惯,
只如今,怎样驱驰蜀道难!

(五)六军不发无奈何

仆仆征途苦,遥遥蜀道长,
可恨的杨贵妃,可杀的杨丞相。

怨君王没个主张,宠信著杨丞相,
怨君王没个主张,堕落了温柔乡,
好生生把山河让,把锦锈河山让,
乱纷纷家散人亡。

(六)宛转娥眉马前死

从来好事易摧残,只怨缘悭!
回肠欲断情难断,珠泪虽乾血未乾,
劝君王,凄凉莫为红颜叹,珍重江山!
两情长久终相见,天上人间。

(七)夜雨闻铃断肠声

山一程,水一程,崎岖蜀道最难行;
高一层,低一层,恰似胸中恨不平!
回首马嵬驿,但见万山横。

日渐暝,暮云山,猿啼雁唳添悲哽!
乱旗旌,风摇影,冷雨凄凄扑面迎。
慌忙登剑阁,雕鞍且暂停。

夜已深,人已静,潇潇雨,淅零零,
洒向幽窗,滴响铜铃,
一行行是伤心泪,一滴滴是断肠声。

风一更,雨一更,孤衾如水梦难成;
哭一声,叹一声,有谁了解此时情?
心似辘辘转,呜咽待天明!

(八)山在虚无缥缈间

香雾迷蒙,祥云掩拥,
蓬莱仙岛清虚洞,琼花玉树露华浓,

却笑他,红尘碧海,几许恩爱苗,多少痴情种?
离,合,悲,欢,枉作相思梦,
参不透,镜花水月,毕竟梦成空。

(九)西宫南内多秋草

地转天旋,几番寒暑,历劫归来,依稀院宇。
但见那:花萼楼高芙蓉苑小,
一般的画栋雕梁,珠帘 糸秀 柱;
西宫南内秋草生,黄花满径牵愁绪。

怕见那:梨园子弟,阿监青娥,
斑斑两鬓霜如许,
只不见:曲奏霓裳,羽衣回舞,唉!
问玉人何处呀?玉人何处?

如今啊!夕殿飞萤,孤灯独对,
旧情新恨共谁语?
数更漏,泪如雨!

(十)此恨绵绵无绝期

凄凄秋雨洒梧桐,寂莫骊宫,
荒凉南内玉阶空,惨绿愁红。

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
如今怕听淋铃曲,只一声,愁万种。

思重重,念重重,旧爱新恨如潮涌,
碧落黄泉无消息,料人间天上,再也难逢。

B. 《长恨歌》(黄自)的第八章《山在虚无缥缈间》哪里有的下载啊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
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
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
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
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金屋妆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和春。
姊妹弟兄皆列士,可怜光彩生门户。
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
骊宫高处入青云,仙乐风飘处处闻。
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
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
翠华摇摇行复止,西出都门百余里。
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
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
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
黄埃散漫风萧索,云栈萦纡登剑阁。
峨嵋山下少人行,旌旗无光日色薄。
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
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
天旋地转回龙驭,至此踌躇不能去。
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
君臣相顾尽沾衣,东望都门信马归。
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
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
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
西宫南内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
梨园弟子白发新,椒房阿监青娥老。
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
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
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
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
临邛道士鸿都客,能以精诚致魂魄。
为感君王辗转思,遂教方士殷勤觅。
排空驭气奔如电,升天入地求之遍。
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
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
楼阁玲珑五云起,其中绰约多仙子。
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肤花貌参差是。
金阙西厢叩玉扇,转教小玉报双成。
闻道汉家天子使,九华帐里梦魂惊。
揽衣推枕起徘徊,珠箔银屏迤逦开。
云髻半偏新睡觉,花冠不整下堂来。
风吹仙袂飘飘举,犹似霓裳羽衣舞。
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
含情凝睇谢君王,一别音容两渺茫。
昭阳殿里恩爱绝,蓬莱宫中日月长。
回头下望人寰处,不见长安见尘雾。
唯将旧物表深情,钿合金钗寄将去。
钗留一股合一扇,钗擘黄金合分钿。
但教心似金钿坚,天上人间会相见。
临别殷勤重寄词,词中有誓两心知。
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注释】:
金屋:给所宠爱的女人居住的华丽房子。
骊:即骊山,在今陕西临潼,建有供玄宗游乐的华清宫,内有华清池温泉。
剑阁:在今四川省剑阁县北,又称剑门关。
马嵬坡:在今陕西省兴平县西,杨贵妃缢死此处。
太真:杨贵妃为女道士的号。
小玉:系传说中西王母的侍女,此处借指随侍杨贵妃的仙女。

本诗写唐明皇和杨贵妃的爱情故事,只开头一句以汉代唐,其它地名、人名都是实的。诗写于宪宗元和六年(806)冬天,诗人正任屋(今陕西周至)县尉,有一次和陈鸿、王质游仙游寺,经王提议,与陈鸿相约将当时正在民间流传的关于玄宗和宠妃的爱情故事写成作品,陈写成《长恨歌传》,白写了这首诗。

诗以喜剧开头而转成悲剧,虽然作者的立意是“欲惩尤物”,却成了一首爱情的颂歌。这首叙事诗的最成功处就是抒情,相当复杂的情节只用精炼的几句就交代过去,而着力在情的渲染,细致地写唐明皇与杨贵妃爱情的浓烈和贵妃死后双方的思念之情。其中有不少名句感人至深,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传诵。诗中戏剧化和神话化的描写和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也是它具有很强的艺术魅力的原因。

《长恨歌》是白居易诗作中脍炙人口的名篇,作于元和元年(806),当时诗人正在盩厔县(今陕西周至)任县尉。这首诗是他和友人陈鸿、王质夫同游仙游寺,有感于唐玄宗、杨贵妃的故事而创作的。在这首长篇叙事诗里,作者以精炼的语言,优美的形象,叙事和抒情结合的手法,叙述了唐玄宗、杨贵妃在安史之乱中的爱情悲剧:他们的爱情被自己酿成的叛乱断送了,正在没完没了地吃着这一精神的苦果。唐玄宗、杨贵妃都是历史上的人物,诗人并不拘泥于历史,而是借着历史的一点影子,根据当时人们的传说,街坊的歌唱,从中蜕化出一个回旋曲折、宛转动人的故事,用回环往复、缠绵悱恻的艺术形式,描摹、歌咏出来。由于诗中的故事、人物都是艺术化的,是现实中人的复杂真实的再现,所以能够在历代读者的心中漾起阵阵涟漪。

《长恨歌》就是歌“长恨”,“长恨”是诗歌的主题,故事的焦点,也是埋在诗里的一颗牵动人心的种子。而“恨”什么,为什么要“长恨”,诗人不是直接铺叙、抒写出来,而是通过他笔下诗化的故事,一层一层地展示给读者,让人们自己去揣摸,去回味,去感受。

诗歌开卷第一句:“汉皇重色思倾国”,看来很寻常,好象故事原就应该从这里写起,不需要作者花什么心思似的,事实上这七个字含量极大,是全篇纲领,它既揭示了故事的悲剧因素,又唤起和统领着全诗。紧接着,诗人用极其省俭的语言,叙述了安史之乱前,唐玄宗如何重色、求色,终于得到了“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的杨贵妃。描写了杨贵妃的美貌、娇媚,进宫后因有色而得宠,不但自己“新承恩泽”,而且“姊妹弟兄皆列土”。反复渲染唐玄宗得贵妃以后在宫中如何纵欲,如何行乐,如何终日沉湎于歌舞酒色之中。所有这些,就酿成了安史之乱:“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这一部分写出了“长恨”的内因,是悲剧故事的基础。诗人通过这一段宫中生活的写实,不无讽刺地向我们介绍了故事的男女主人公:一个重色轻国的帝王,一个娇媚恃宠的妃子。还形象地暗示我们,唐玄宗的迷色误国,就是这一悲剧的根源。

下面,诗人具体的描述了安史之乱发生后,皇帝兵马仓皇逃入西南的情景,特别是在这一动乱中唐玄宗和杨贵妃爱情的毁灭。“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写的就是他们在马嵬坡生离死别的一幕。“六军不发”,要求处死杨贵妃,是愤于唐玄宗迷恋女色,祸国殃民。杨贵妃的死,在整个故事中,是一个关键性的情节,在这之后,他们的爱情才成为一场悲剧,接着,从“黄埃散漫风萧索”起至“魂魄不曾来入梦”,诗人抓住了人物精神世界里揪心的“恨”,用酸恻动人的语调,宛转形容和描述了杨贵妃死后唐玄宗在蜀中的寂寞悲伤,还都路上的追怀忆旧,回宫以后睹物思人,触景生情,一年四季物是人非事事休的种种感触。缠绵悱恻的相思之情,使人觉得回肠荡气。正由于诗人把人物的感情渲染到这样的程度,后面道士的到来,仙境的出现,便给人一种真实感,不以为纯粹是一种空中楼阁了。

从“临邛道士鸿都客”至诗的末尾,写道士帮助唐玄宗寻找杨贵妃。诗人采用的是浪漫主义的手法,忽而上天,忽而入地,“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后来,在海上虚无缥缈的仙山上找到了杨贵妃,让她以“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的形象在仙境中再现,殷勤迎接汉家的使者,含情脉脉,托物寄词,重申前誓,照应唐玄宗对她的思念,进一步深化、渲染“长恨”的主题。诗歌的末尾,用“开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结笔,点明题旨,回应开头,而且做到“清音有余”,给读者以联想、回味的余地。

《长恨歌》首先给我们艺术美的享受的是诗中那个宛转动人的故事,是诗歌精巧独特的艺术构思。全篇中心是歌“长恨”,但诗人却从“重色”说起,并且予以极力铺写和渲染。“日高起”、“不早朝”、“夜专夜”、“看不足”等等,看来是乐到了极点,象是一幕喜剧,然而,极度的乐,正反衬出后面无穷无尽的恨。唐玄宗的荒淫误国,引出了政治上的悲剧,反过来又导致了他和杨贵妃的爱情悲剧。悲剧的制造者最后成为悲剧的主人公,这是故事的特殊、曲折处,也是诗中男女主人公之所以要“长恨”的原因。过去许多人说《长恨歌》有讽喻意味,这首诗的讽喻意味就在这里。那么,诗人又是如何表现“长恨”的呢?马嵬坡杨贵妃之死一场,诗人刻画极其细腻,把唐玄宗那种不忍割爱但又欲救不得的内心矛盾和痛苦感情,都具体形象地表现出来了。由于这“血泪相和流”的死别,才会有那没完没了的恨。随后,诗人用许多笔墨从各个方面反复渲染唐玄宗对杨贵妃的思念,但诗歌的故事情节并没有停止在一个感情点上,而是随着人物内心世界的层层展示,感应他的景物的不断变化,把时间和故事向前推移,用人物的思想感情来开拓和推动情节的发展。唐玄宗奔蜀,是在死别之后,内心十分酸楚愁惨;还都路上,旧地重经,又勾起了伤心的回忆;回宫后,白天睹物伤情,夜晚辗转难眠。日思夜想而不得,所以寄希望于梦境,却又是“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诗至此,已经把“长恨”之“恨”写得十分动人心魄,故事到此结束似乎也可以。然而诗人笔锋一折,别开境界,借助想象的彩翼,构思了一个妩媚动人的仙境,把悲剧故事的情节推向高潮,使故事更加回环曲折,有起伏,有波澜。这一转折,既出人意料,又尽在情理之中。由于主观愿望和客观现实不断发生矛盾、碰撞,诗歌把人物千回百转的心理表现得淋漓尽致,故事也因此而显得更为宛转动人。

《长恨歌》是一首抒情成份很浓的叙事诗,诗人在叙述故事和人物塑造上,采用了我国传统诗歌擅长的抒写手法,将叙事、写景和抒情和谐地结合在一起,形成诗歌抒情上回环往复的特点。诗人时而把人物的思想感情注入景物,用景物的折光来烘托人物的心境;时而抓住人物周围富有特征性的景物、事物,通过人物对它们的感受来表现内心的感情,层层渲染,恰如其分地表达人物蕴蓄在内心深处的难达之情。唐玄宗逃往西南的路上,四处是黄尘、栈道、高山,日色暗淡,旌旗无光,秋景凄凉,这是以悲凉的秋景来烘托人物的悲思。在蜀地,面对着青山绿水,还是朝夕不能忘情,蜀中的山山水水原是很美的,但是在寂寞悲哀的唐玄宗眼中,那山的“青”,水的“碧”,也都惹人伤心,大自然的美应该有恬静的心境才能享受,他却没有,所以就更增加了内心的痛苦。这是透过美景来写哀情,使感情又深入一层。行宫中的月色,雨夜里的铃声,本来就很撩人意绪,诗人抓住这些寻常但是富有特征性的事物,把人带进伤心、断肠的境界,再加上那一见一闻,一色一声,互相交错,在语言上、声调上也表现出人物内心的愁苦凄清,这又是一层。还都路上,“天旋地转”,本来是高兴的事,但旧地重过,玉颜不见,不由伤心泪下。叙事中,又增加了一层痛苦的回忆。回长安后,“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白日里,由于环境和景物的触发,从景物联想到人,景物依旧,人却不在了,禁不住就潸然泪下,从太液池的芙蓉花和未央宫的垂柳仿佛看到了杨贵妃的容貌,展示了人物极其复杂微妙的内心活动。“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从黄昏写到黎明,集中地表现了夜间被情思萦绕久久不能入睡的情景。这种苦苦的思恋,“春风桃李花开日”是这样,“秋雨梧桐叶落时”也是这样。及至看到当年的“梨园弟子”、“阿监青娥”都已白发衰颜,更勾引起对往日欢娱的思念,自是黯然神伤。从黄埃散漫到蜀山青青,从行宫夜雨到凯旋回归,从白日到黑夜,从春天到秋天,处处触物伤情,时时睹物思人,从各个方面反复渲染诗中主人公的苦苦追求和寻觅。现实生活中找不到,到梦中去找,梦中找不到,又到仙境中去找。如此跌宕回环,层层渲染,使人物感情回旋上升,达到了高潮。诗人正是通过这样的层层渲染,反复抒情,回环往复,让人物的思想感情蕴蓄得更深邃丰富,使诗歌“肌理细腻”,更富有艺术的感染力。

作为一首千古绝唱的叙事诗,《长恨歌》在艺术上的成就是很高的。古往今来,许多人都肯定这首诗的特殊的艺术魅力。《长恨歌》在艺术上以什么感染和诱惑着读者呢?宛转动人,缠绵悱恻,恐怕是它最大的艺术个性,也是它能吸住千百年来的读者,使他们受感染、被诱惑的力量。

【作者小传】: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祖籍太原(今属山西),后迁居下邓邽(今陕西渭南县)。早年家境贫困,对社会生活及人民疾苦,有较多地接触和了解。唐德宗贞元十六年(800)中进士,授秘书省校书郎。唐宪宗元和年间任左拾遗及左赞善大夫。

元和十年(815),宰相武元衡被平卢节度使李师道派人制死,白居易因上表急请严缉凶手,得罪权贵,贬为江州司马,后移忠州刺史。唐穆宗长庆初年任杭州刺史,曾积极兴修水利,筑堤防洪,泄引湖水,灌溉田亩千顷,成绩卓著。唐敬宗宝历元年(825)改任苏州刺史,后官至刑部尚书。唐武宗会昌六年(846)卒,终年七十五岁。著有《白氏长庆集》七十一卷。

在文学上,他与元稹同为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和中坚,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反对“嘲风雪,弄花草”而别无寄托的作品。其讽谕诗《秦中吟》、《新乐府》,广泛尖锐地揭露了当时政治上的黑暗,抨击了现实中的流弊,表现了爱憎分明的进步倾向。除讽谕诗外,长篇叙事诗《长恨歌》,《琵琶行》也独具特色,为千古绝唱。

白诗语言通俗,深入浅出,平易自然,不露雕琢痕迹。其诗刻画人物,形象鲜明,以情动人,具有很高的艺术造诣。

晚年寄情山水,也写过一些小词。赠刘禹锡诗云: “古歌旧曲君休听, 听取新词《杨柳枝》”,可见他曾自度一些新词。其中《花非花》一首,颇具朦胧之美,后世词人如欧阳修、张先、杨慎,都极为赞赏。

C. 《长恨歌》的全诗是什么

长恨歌
白居易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
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
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
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
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金屋妆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和春。
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
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
骊宫高处入青云,仙乐风飘处处闻。
缓歌谩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
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
翠华摇摇行复止,西出都门百余里。
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
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
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
黄埃散漫风萧索,云栈萦纡登剑阁。
峨嵋山下少人行,旌旗无光日色薄。
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
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
天旋地转回龙驭,到此踌躇不能去。
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
君臣相顾尽沾衣,东望都门信马归。
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
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
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
西宫南内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
梨园弟子白发新,椒房阿监青娥老。
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
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
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
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
临邛道士鸿都客,能以精诚致魂魄。
为感君王辗转思,遂教方士殷勤觅。
排空驭气奔如电,升天入地求之遍。
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
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渺间。
楼阁玲珑五云起,其中绰约多仙子。
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肤花貌参差是。
金阙西厢叩玉扃,转教小玉报双成。
闻道汉家天子使,九华帐里梦魂惊。
揽衣推枕起徘徊,珠箔银屏迤逦开。
云鬓半偏新睡觉,花冠不整下堂来。
风吹仙袂飘飘举,犹似霓裳羽衣舞。
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
含情凝睇谢君王,一别音容两渺茫。
昭阳殿里恩爱绝,蓬莱宫中日月长。
回头下望人寰处,不见长安见尘雾。
惟将旧物表深情,钿合金钗寄将去。
钗留一股合一扇,钗擘黄金合分钿。
但教心似金钿坚,天上人间会相见。
临别殷勤重寄词,词中有誓两心知。
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D. "却笑他,红尘碧海,多少痴情种悲欢离合,枉做相思梦。"是谁写的什么出处是哪里谢谢回答。

山在虚无缥缈间

香雾迷蒙,祥云掩拥,
蓬莱仙岛清虚洞,琼花玉树露华浓,

却笑他,红尘碧海,几许恩爱苗,多少痴情种?
离,合,悲,欢,枉作相思梦,
参不透,镜花水月,毕竟梦成空。

这是黄自的《长恨歌》组曲中的一首。

我国的第一部清唱剧,是韦瀚章作词,现代著名音乐教育家、作曲家黄自(1904—1938)作曲的《长恨歌》。

《长恨歌》创作于1932年夏秋。这部抒情、戏剧性的清唱剧,内容取材于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的同名长诗,并选用其中的诗句作为各乐章的标题,在剧情结构于段落布局方面,还参照了清代洪升创作的传奇剧本《长生殿》。我国音乐家黄自便同诗人韦瀚章运用歌曲这一斗争的武器,以唐代诗人白居易的《长恨歌》为题材,写下了我国第一部清唱剧《长恨歌》,借唐明皇不理朝政对国民党反动政府进行了有力的讽刺

E. 有没有以白居易的长恨歌为歌词的歌曲

声乐套曲《长恨歌》(黄自)这部大型声乐套曲共分十个乐章,但黄自只完成了其中的七个乐章的谱曲工作;这七个乐章分别是: 一、仙乐飘飘处处闻(混声四声部合唱) 二、七月七日长生殿(女声三声部合唱及女高音和男低音的独唱、二重唱) 三、渔阳鼙鼓动地来(男生四声部合唱) 五、六军不发无奈何(男生四声部合唱) 六、宛转蛾眉马前死(女高音独唱) 八、山在虚无飘渺间(女声三声部合唱) 十、此恨绵绵无绝期(混声四声部合唱及男低音独唱) 一九七二年,林声翕补写了《长恨歌》的第四、第七、第九乐章。黄自(1904—1938)曲 韦翰章词、林声翕补遗 仙乐飘飘处处闻 骊宫高处入青云。 歌一曲,月府法音,霓裳仙 音匀, 舞一番,羽衣回雪,红袖翻云。 宛似菡萏迎风,杨枝招展。 飘飘,飘飘,欲去却回身。 更玉管冰弦嘹亮, 问人间,那得几回闻? 七月七日长生殿 风入梧桐叶有声,银汉秋光净, 年年天上留嘉会,羡煞双星, 只限人间恩爱总难凭,如今专宠多荣幸, 怕红颜老去,却似秋风团扇冷。 仙偶纵长生,那似尘缘胜? 问他一年一度一相逢,争似朝朝暮暮我和卿? 举首对双星,海誓山盟,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两家恰似形和影,世世生生。 渔阳鼙鼓动地来 渔阳鼓,起边关,西望长安犯, 六宫粉黛,舞袖正翩翩, 怎料到边臣反,那管他社稷残。 只爱美人醇酒,不爱江山。 兵威惊震哥舒翰,举手破潼关, 遥望满城烽火,指日下长安。 惊破霓裳羽衣曲 醉金樽,敲檀板,夜夜笙歌,玉楼天半, 轻歌曼舞深宫院,海内升平且宴安。 猛不防,变生肘腋,边廷造反! 只可恨!坐误戎机的哥舒翰,称兵犯上的安禄山。 咚咙咙,鼙鼓声喧,破了潼关。 諕得人神昏意乱,胆颤心寒! 没奈何,带领百官,弃了长安。 最可怜,温馨软玉娇慵惯, 只如今,怎样驱驰蜀道难! 六军不发无奈何 仆仆征途苦,遥遥蜀道长, 可恨的杨贵妃,可杀的杨丞相。 怨君王没个主张,宠信著杨丞相, 怨君王没个主张,堕落了温柔乡, 好生生把山河让,把锦锈河山让, 乱纷纷家散人亡。 宛转娥眉马前死 从来好事易摧残,只怨缘悭! 回肠欲断情难断,珠泪虽乾血未乾, 劝君王,凄凉莫为红颜叹,珍重江山! 两情长久终相见,天上人间。 夜雨闻铃断肠声 山一程,水一程,崎岖蜀道最难行; 高一层,低一层,恰似胸中恨不平! 回首马嵬驿,但见万山横。 日渐暝,暮云山,猿啼雁唳添悲哽! 乱旗旌,风摇影,冷雨凄凄扑面迎。 慌忙登剑阁,雕鞍且暂停。 夜已深,人已静,潇潇雨,淅零零, 洒向幽窗,滴响铜铃, 一行行是伤心泪,一滴滴是断肠声。 风一更,雨一更,孤衾如水梦难成; 哭一声,叹一声,有谁了解此时情? 心似辘辘转,呜咽待天明! 山在虚无缥缈间 香雾迷蒙,祥云掩拥, 蓬莱仙岛清虚洞,琼花玉树露华浓, 却笑他,红尘碧海,几许恩爱苗,多少痴情种? 离,合,悲,欢,枉作相思梦, 参不透,镜花水月,毕竟梦成空。 西宫南内多秋草 地转天旋,几番寒暑,历劫归来,依稀院宇。 但见那:花萼楼高芙蓉苑小, 一般的画栋雕梁,珠帘 糸秀 柱; 西宫南内秋草生,黄花满径牵愁绪。 怕见那:梨园子弟,阿监青娥, 斑斑两鬓霜如许, 只不见:曲奏霓裳,羽衣回舞,唉! 问玉人何处呀?玉人何处? 如今啊!夕殿飞萤,孤灯独对, 旧情新恨共谁语? 数更漏,泪如雨! 此恨绵绵无绝期 凄凄秋雨洒梧桐,寂莫骊宫, 荒凉南内玉阶空,惨绿愁红。 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 如今怕听淋铃曲,只一声,愁万种。 思重重,念重重,旧爱新恨如潮涌, 碧落黄泉无消息,料人间天上,再也难逢。

F. 山在虚无缥缈间 歌词

歌曲名:山在虚无缥缈间
歌手:蔡幸娟
专辑:蔡幸娟Ⅲ-杨贵妃

词:白居易曲:李国强
------
忽闻海上有仙山,
山在虚无缥缈间,
楼阁玲珑五云起,
其中绰约多仙子。
中有一人字太真,
雪肤花貌参差是,
金阙西厢叩玉扃,
转教小玉报双成。
---

http://music..com/song/2048900

G. 晚会上的一首歌

踏雪寻梅,这是一首中国的民歌。曲:黄自 | 词:刘雪庵 |

* 雪霁天睛朗 腊梅处处香
骑驴灞桥过 铃儿响叮当
响叮当 响叮当 响叮当
好花采得瓶供养 伴我书声琴韵
共度好时光

创作者资料及背景

黄自

中国近现代作曲家、音乐理论家、音乐教育家黄自,字今吾,于1904年3月23日生于江苏川沙(今属上海市)。父母是教育家,其父黄洪培是著名爱国民主人士黄炎培之堂兄。黄自周岁即能背诵民歌,3岁便会唱沈心工的歌曲。读小学时成绩优异,为全班之冠。12岁时入北京清华学校(留美预备学校)学习,并参加学校鼓笛队演奏单簧管,在合唱队中唱男高音声部。其后,向何林一女士学习钢琴,向王文显女士(清华教师)学和声与作曲。1923年,黄自在学校音乐会上担任钢琴独奏,演奏了帕德列夫斯基的《古代风格的小步舞曲》和夏米纳德的《林中仙女》。1924年,黄自以公费赴美深造。因出国进修无音乐名额,黄自只好入俄亥俄州欧柏林学院攻读心理学,两年后毕业于该院,并获得文学士学位。因黄自品德兼优,而被选为于1776年成立的美国优秀大学生的全国性荣誉组织——法·培德·嘉派学会(Phi Beta Kappa)的会员,并入欧柏林音乐学院攻读音乐理论作曲。两年后,转入耶鲁大学音乐学院学习,于1929年毕业,获得音乐学士学位。黄自的毕业作品交响序曲《怀旧》,于同年5月31日,由黄自的导师耶鲁大学音乐学院院长、作曲家、指挥家大卫·斯坦利·史密斯(David Stanley Smith,1877~1949)指挥该院学生乐队与新港交响乐队,在康州新港坞西音乐厅联合首演。《怀旧》是我国作曲家创作的第一部交响乐作品,也是外国乐团演出的第一部中国作品。《新港晚报》刊文称赞《怀旧》是音乐会中“唯一能自始至终给人以享受的乐曲。是管弦乐曲中的佼佼者……表现出最佳配器的手法”。黄自因此获得一笔英国奖金,赴欧洲英、法、荷、德、意等国考察后回国。

1929年6月,黄自回到上海。先在沪江大学任教。翌年,应上海音专校长萧友梅博士之聘请,任该校教授兼教务主任。除教授理论作曲的全部专业课程——和声、曲式、对位、赋格、乐器法、配器法及自由作曲外,还要教授音乐史及“领略法”(即音乐欣赏)两门共同必修课。黄自在担负了繁重的教学任务和行政工作之余,从事音乐创作和音乐理论的著述。
1930年11月23日晚,在上海大光明电影院,由意大利音乐家马利奥·帕契(Mario
Paci,1878—1946)指挥上海工部局交响乐团(一支全部由外国人组成的乐队)演奏了黄自的交响序曲《怀旧》。此举令中国音乐家深感自豪,并大大地激励了中国音乐家创作新音乐的热情。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黄自与音专师生组织“抗日救国会”,赴浦东等地宣传抗日并为东北义勇军募捐。黄自作词谱曲创作了我国最早以抗日救亡为题材的合唱作品《抗敌歌》(后由韦瀚章填写了第二段歌词)。音乐雄壮有力,充满“大众合力将国保”的爱国主义激情。同年11月9日,《抗敌歌》由音专学生在广播电台首次播唱,并由胜利公司灌成唱片。
1932年“一·二八”事变爆发——日本帝国主义突然袭击上海闸北,爱国将领十九路军军长蔡廷锴率全体将士奋勇反击。同年4月24日黄自为何香凝词《赠前敌将士》谱曲,献给十九路军将士。不久,黄自又创作了四部混声合唱《旗正飘飘》(韦瀚章词),于10月8日由音专学生在广播电台首次播唱,并录制成唱片(胜利54594—B),还被当年大长城影片公司的有声故事片《还我山河》采用为插曲。《旗正飘飘》成为抗战前后音乐会中的保留曲目。

1933年3月底,黄自率领音专师生在杭州举行了两场“鼓舞敌忾后援音乐会”,并亲自主持报幕,音乐会以《抗敌歌》、《旗正飘飘》为压轴曲目。上海《中华日报》的评论写道:“悲壮激抑,闻者奋起。鼓舞敌忾,可谓名副其实矣。”黄自创作的爱国歌曲还有《民谣》、《切记分明》、《九一八》、《军歌》、《学生国货年歌》、《睡狮》和《北望》等。1937年“七·七”事变,抗战全面爆发后,黄自作《热血歌》(吴宗海词),发出了“四万万同胞啊,洒着你的热血去除强暴”,“拼着你的热血去争光荣”的呼声。黄自曾满怀激情地说:“现在我写抗敌歌曲,希望不久再能写庆祝抗战胜利的歌曲。”不幸的是,《热血歌》竟成其绝唱。翌年,爱国抗战歌咏活动的倡导者黄自英年早逝,未能亲眼看到抗战的胜利。而从《抗敌歌》到《热血歌》却生动地体现了爱国主义音乐家黄自的创作与祖国、民族生死存亡的命运休戚与共、息息相关。
1933年11月,在音专学生音乐会上首演了黄自于1932~1933年间创作的清唱剧《长恨歌》(韦瀚章词)中的七个乐章:一、《仙乐飘飘处处闻》,二、《七月七日长生殿》,三、《渔阳鼙鼓动地来》、五、《六军不发无奈何》,六、《婉转蛾眉马前死》,八、《山在虚无缥缈间》,十、《此恨绵绵无绝期》。尽管其余三个乐章尚未谱曲,但已完成的上述七个乐章,基本上概括了白居易原诗的主要情节,在艺术上已相当完整。《长恨歌》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清唱剧,作品既讽刺了国民党统治集团的不抵抗主义,如“舞袖正翻翻……哪管它社稷残。只爱美人醇酒,不爱江山。”亦将宫闱艳史美化为爱情悲剧。该作品的部分乐章在黄自生前曾出版过乐谱及唱片。1943年5月,重庆的中国音乐研究会为纪念黄自逝世五周年,在《音乐月刊》二卷一期上首次出版了“黄自遗作——《长恨歌》专号”。1957年,上海音乐出版社正式出版了黄自的《长恨歌》。
1972年,在香港定居的韦瀚章为纪念《长恨歌》创作40周年,应黄自的弟子林声翕之约,重写了其余三章的歌词:四、《惊破霓裳羽衣曲》(男声朗诵),七、《夜雨闻铃肠断声》(混声合唱),九、《西宫南内多秋草》(男声朗诵),并由林氏谱曲。同年5月,《长恨歌》全曲十章由台湾四海出版社出版,并在台北纪念黄自逝世34周年的音乐会上首演。由作曲家罗伟伦改编的民乐配器版本和作曲家黄安伦改编的管弦乐配器版本,分别在香港和加拿大先后上演。
1935年10月,黄自为进步影片《都市风光》创作了片头音乐《都市风光幻想曲》,由帕契指挥上海工部局交响乐团录制成唱片。上海交响乐团至今还保存着当年演出《都市风光幻想曲》片头音乐的海报。这是中国作曲家首次为影片谱写的片头音乐,堪称中国电影音乐的里程碑。

黄自从事音乐教育、音乐理论研究和音乐社会活动提倡普及与提高并重。
1933年,黄自在《拟初中音乐教科书纲要》中提倡采用五线谱教学视唱、乐理与初级和声。同年6月,黄自与应尚能、韦瀚章、张玉珍合编《复兴初级中学音乐教科书》,至1935年10月共出版六册。黄自共撰文54篇;还创作了全书69首歌曲中的28首。其中包括《花非花》、《踏雪寻梅》等佳作。
黄自既创作了如《思乡》、《玫瑰三愿》等风格清新的艺术歌曲外,还谱写了不少优秀的儿歌和校歌。
1934年,黄自与萧友梅、韦瀚章以“音乐艺文社”名义合编《音乐杂志》。每周五在电台播放的《音乐欣赏》特别节目中担任主讲,并将其所撰之讲稿于前一天在《新夜报》的《音乐专刊》(后改为《音乐周刊》)上发表。为此,黄自与贺绿汀、向隅、刘雪庵等成立了“音乐教育播音委员会”。此外,1935年4月,黄自还为汉口电台撰写过音乐常识广播稿。
1935年11月1日,黄自发起创办第一个由中国人组成的上海管弦乐团。由黄自、谭小麟任正副团长,吴伯超、李惟宁任正副指挥。此乃中国交响乐表演艺术史上值得自豪的一页。
黄自当年发表的论著诸如《中国音乐之起源》、《尧、舜、夏、商时之音乐》、《周朝音乐发达概况》、《汉代音乐之变化》、《六朝时音乐之没落与转变》、《唐朝音乐之盛况》、《宋元时代之剧乐》、《明清两朝音乐概况》、《近世音乐之趋向》和《西洋音乐史分期法》、《古代音乐》、《中古音乐》、《近代音乐》、《主调音乐》、《复调音乐》等文章,生动地体现了音乐理论家黄自学贯中西的学术修养。旁征博引,见解精辟。
黄自在《怎样才可产生吾国民族音乐》(1934)一文中提倡创作“民族化的新音乐”。
黄自身体力行,在不断地探索过程中,改变其早期作品音乐语言较欧化的倾向,创作了如《山在虚无缥缈间》以及为电影《天论》(1935)谱写的主题歌《天伦歌》(乐队使用了笛、笙、二胡、琵琶和锣)等具有鲜明民族风格的作品,令人耳目一新。
黄自教导培养出众多的中国杰出音乐人才,如贺绿汀、刘雪庵、陈田鹤、丁善德、谭小麟、江定仙、夏之秋、钱仁康、张定和、向隅、邓尔敬、林声翕、张昊、戴粹伦等中国现代音乐史上的一批代表人物,均出自黄自的门下。黄自被誉为“中国近代作曲界第一位导师”是当之无愧的。而贺绿汀比黄自年长一岁,刘雪庵仅比黄自年幼一岁,可见黄自的人格魅力和学术号召力感人至深。正如人民音乐家贺绿汀所言:“黄自比我小一岁,可是他是我的老师。他是第一个系统、全面地向国内学子传授欧美近代专业作曲技术理论,并且有着建立中国民族乐派的抱负的音乐教育家。没有黄自先生教导,我在音乐创作上也不可能有什么成就。这一点是所有受过他的教导老一辈音乐工作者都有深切体会的。”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黄自辞去教务主任之职务,集中精力从事教学和编写《音乐史》及《和声学》两部论著。
1938年5月9日,黄自因患伤寒病逝于上海红十字会医院。临终前,他对夫人汪颐年女士说:“你快去请医生,我不能就此死去,还有半部音乐史没有写完呢!”然而天年不遂,一代宗师溘然谢世。
在哀悼黄自的追思会中,由张昊作词、陈田鹤作曲的《悼今吾宗师》(合唱与管弦乐)表达了弟子们对恩师的衷心哀悼:“先生此去何匆匆,抛下了半篇残著,无数新声犹待谱,满腔曲调埋终古。”不由令人想起诗人格里尔帕泽为舒伯特写的墓志铭:“这里埋葬了丰富的宝藏,还有更美好的希望。”
历史上有些名人像流星的光芒一样很快就消失了,而黄自大师则不然。他杰出的艺术成就和崇高的人格魅力却越来越为世人所推崇。
1992年,黄自的歌曲《思乡》(韦瀚章词)、合唱《抗敌歌》、《长恨歌》(清唱剧)被评为20世纪华人音乐经典。1995年6月17日,在中央音乐学院举行了黄自塑像揭幕式。1997年9月,安徽文艺出版社出版了《黄自遗作集》,凡三卷:器乐作品分册、声乐作品分册及文论分册。2004年3月23日,上海音乐学院隆重举行纪念黄自100周年诞辰系列活动,包括黄自塑像的揭幕典礼,黄自作品音乐会和研讨会。在首都北京和海内外,也纷纷举办了各种纪念黄自100周年诞辰的活动。黄自对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的杰出贡献,正产生日益广泛的影响,并获得普遍的承认。
今年9月24日,厦门爱乐乐团举办“纪念黄自诞辰——德沃夏克逝世100周年音乐会”,由笔者指挥演出了黄自的《都市风光幻想曲》和交响序曲《怀旧》;9月30日,在兰州金城大剧院举行“缅怀音乐大师黄自诞辰100周年、格林卡诞辰200周年纪念音乐会”,由笔者指挥兰州歌舞剧院交响乐团、合唱团演出了黄自的《抗敌歌》、《旗正飘飘》、《山在虚无缥缈间》等合唱作品和上述两首管弦乐曲,受到听众的热烈欢迎。音乐会前还举办了座谈会,黄自的女儿黄祖庚教授和女婿涂祖孝教授出席了座谈会和音乐会。纪念活动在甘肃省音乐界、文艺界及广大听众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人们对我国近现代著名爱国主义作曲家、音乐理论家、音乐教育家黄自的杰出贡献深为敬佩。

音乐家刘雪庵

刘雪庵,1905年出生在铜梁巴川镇东门盐店一个绅士家庭。他自幼失去父母,在同父异母兄长的私塾中,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兼习昆曲。他聪明好学,先后考入铜梁县立中学、成都私立美术专科学校。1929年,刘雪庵去上海,求学于陈望道创办的中华艺术大学,受教于欧阳予倩、洪深等文艺名流。次年考入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从师肖友梅、黄自学理论作曲,从俄籍教师吕维钿夫人学钢琴,从朱英学琵琶,从吴伯超学指挥,从龙榆生学中国韵文及诗词,从李维宁学赋律和自由作曲。真可谓“学贯中西,习通古今”,一颗音乐巨星冉冉升起。
在校求艺期间,刘雪庵便开始了音乐创作。他的早期作品主要为抒情乐曲,其中《踏雪寻梅》、《飘零的落花》、《菊花黄》、《枫桥夜泊》、《红豆词》等乐曲典雅高洁,温柔敦厚,艺术韵味浓郁,深为当时的文化人所喜爱。另一类抒情乐曲则借鉴古乐府的通俗易懂,如《早行乐》、《采莲谣》、《布谷》、《淮南民谣》等乐曲婉转动听,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民间广为传唱,并飘洋过海,惊动异城,当时的东京、巴黎、纽约等大都市的出版界和音乐界也为刘雪庵作品的出版的演唱繁忙过,兴奋过。

邓丽君和范晓萱都唱过。

H. 《踏雪寻梅》的词曲作者及背景资料

曲:黄自 | 词:刘雪庵 |

* 雪霁天睛朗 腊梅处处香
骑驴灞桥过 铃儿响叮当
响叮当 响叮当 响叮当
好花采得瓶供养 伴我书声琴韵
共度好时光

创作者资料及背景

黄自

中国近现代作曲家、音乐理论家、音乐教育家黄自,字今吾,于1904年3月23日生于江苏川沙(今属上海市)。父母是教育家,其父黄洪培是著名爱国民主人士黄炎培之堂兄。黄自周岁即能背诵民歌,3岁便会唱沈心工的歌曲。读小学时成绩优异,为全班之冠。12岁时入北京清华学校(留美预备学校)学习,并参加学校鼓笛队演奏单簧管,在合唱队中唱男高音声部。其后,向何林一女士学习钢琴,向王文显女士(清华教师)学和声与作曲。1923年,黄自在学校音乐会上担任钢琴独奏,演奏了帕德列夫斯基的《古代风格的小步舞曲》和夏米纳德的《林中仙女》。1924年,黄自以公费赴美深造。因出国进修无音乐名额,黄自只好入俄亥俄州欧柏林学院攻读心理学,两年后毕业于该院,并获得文学士学位。因黄自品德兼优,而被选为于1776年成立的美国优秀大学生的全国性荣誉组织——法·培德·嘉派学会(Phi Beta Kappa)的会员,并入欧柏林音乐学院攻读音乐理论作曲。两年后,转入耶鲁大学音乐学院学习,于1929年毕业,获得音乐学士学位。黄自的毕业作品交响序曲《怀旧》,于同年5月31日,由黄自的导师耶鲁大学音乐学院院长、作曲家、指挥家大卫·斯坦利·史密斯(David Stanley Smith,1877~1949)指挥该院学生乐队与新港交响乐队,在康州新港坞西音乐厅联合首演。《怀旧》是我国作曲家创作的第一部交响乐作品,也是外国乐团演出的第一部中国作品。《新港晚报》刊文称赞《怀旧》是音乐会中“唯一能自始至终给人以享受的乐曲。是管弦乐曲中的佼佼者……表现出最佳配器的手法”。黄自因此获得一笔英国奖金,赴欧洲英、法、荷、德、意等国考察后回国。

1929年6月,黄自回到上海。先在沪江大学任教。翌年,应上海音专校长萧友梅博士之聘请,任该校教授兼教务主任。除教授理论作曲的全部专业课程——和声、曲式、对位、赋格、乐器法、配器法及自由作曲外,还要教授音乐史及“领略法”(即音乐欣赏)两门共同必修课。黄自在担负了繁重的教学任务和行政工作之余,从事音乐创作和音乐理论的著述。
1930年11月23日晚,在上海大光明电影院,由意大利音乐家马利奥·帕契(Mario
Paci,1878—1946)指挥上海工部局交响乐团(一支全部由外国人组成的乐队)演奏了黄自的交响序曲《怀旧》。此举令中国音乐家深感自豪,并大大地激励了中国音乐家创作新音乐的热情。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黄自与音专师生组织“抗日救国会”,赴浦东等地宣传抗日并为东北义勇军募捐。黄自作词谱曲创作了我国最早以抗日救亡为题材的合唱作品《抗敌歌》(后由韦瀚章填写了第二段歌词)。音乐雄壮有力,充满“大众合力将国保”的爱国主义激情。同年11月9日,《抗敌歌》由音专学生在广播电台首次播唱,并由胜利公司灌成唱片。
1932年“一·二八”事变爆发——日本帝国主义突然袭击上海闸北,爱国将领十九路军军长蔡廷锴率全体将士奋勇反击。同年4月24日黄自为何香凝词《赠前敌将士》谱曲,献给十九路军将士。不久,黄自又创作了四部混声合唱《旗正飘飘》(韦瀚章词),于10月8日由音专学生在广播电台首次播唱,并录制成唱片(胜利54594—B),还被当年大长城影片公司的有声故事片《还我山河》采用为插曲。《旗正飘飘》成为抗战前后音乐会中的保留曲目。

1933年3月底,黄自率领音专师生在杭州举行了两场“鼓舞敌忾后援音乐会”,并亲自主持报幕,音乐会以《抗敌歌》、《旗正飘飘》为压轴曲目。上海《中华日报》的评论写道:“悲壮激抑,闻者奋起。鼓舞敌忾,可谓名副其实矣。”黄自创作的爱国歌曲还有《民谣》、《切记分明》、《九一八》、《军歌》、《学生国货年歌》、《睡狮》和《北望》等。1937年“七·七”事变,抗战全面爆发后,黄自作《热血歌》(吴宗海词),发出了“四万万同胞啊,洒着你的热血去除强暴”,“拼着你的热血去争光荣”的呼声。黄自曾满怀激情地说:“现在我写抗敌歌曲,希望不久再能写庆祝抗战胜利的歌曲。”不幸的是,《热血歌》竟成其绝唱。翌年,爱国抗战歌咏活动的倡导者黄自英年早逝,未能亲眼看到抗战的胜利。而从《抗敌歌》到《热血歌》却生动地体现了爱国主义音乐家黄自的创作与祖国、民族生死存亡的命运休戚与共、息息相关。
1933年11月,在音专学生音乐会上首演了黄自于1932~1933年间创作的清唱剧《长恨歌》(韦瀚章词)中的七个乐章:一、《仙乐飘飘处处闻》,二、《七月七日长生殿》,三、《渔阳鼙鼓动地来》、五、《六军不发无奈何》,六、《婉转蛾眉马前死》,八、《山在虚无缥缈间》,十、《此恨绵绵无绝期》。尽管其余三个乐章尚未谱曲,但已完成的上述七个乐章,基本上概括了白居易原诗的主要情节,在艺术上已相当完整。《长恨歌》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清唱剧,作品既讽刺了国民党统治集团的不抵抗主义,如“舞袖正翻翻……哪管它社稷残。只爱美人醇酒,不爱江山。”亦将宫闱艳史美化为爱情悲剧。该作品的部分乐章在黄自生前曾出版过乐谱及唱片。1943年5月,重庆的中国音乐研究会为纪念黄自逝世五周年,在《音乐月刊》二卷一期上首次出版了“黄自遗作——《长恨歌》专号”。1957年,上海音乐出版社正式出版了黄自的《长恨歌》。
1972年,在香港定居的韦瀚章为纪念《长恨歌》创作40周年,应黄自的弟子林声翕之约,重写了其余三章的歌词:四、《惊破霓裳羽衣曲》(男声朗诵),七、《夜雨闻铃肠断声》(混声合唱),九、《西宫南内多秋草》(男声朗诵),并由林氏谱曲。同年5月,《长恨歌》全曲十章由台湾四海出版社出版,并在台北纪念黄自逝世34周年的音乐会上首演。由作曲家罗伟伦改编的民乐配器版本和作曲家黄安伦改编的管弦乐配器版本,分别在香港和加拿大先后上演。
1935年10月,黄自为进步影片《都市风光》创作了片头音乐《都市风光幻想曲》,由帕契指挥上海工部局交响乐团录制成唱片。上海交响乐团至今还保存着当年演出《都市风光幻想曲》片头音乐的海报。这是中国作曲家首次为影片谱写的片头音乐,堪称中国电影音乐的里程碑。

黄自从事音乐教育、音乐理论研究和音乐社会活动提倡普及与提高并重。
1933年,黄自在《拟初中音乐教科书纲要》中提倡采用五线谱教学视唱、乐理与初级和声。同年6月,黄自与应尚能、韦瀚章、张玉珍合编《复兴初级中学音乐教科书》,至1935年10月共出版六册。黄自共撰文54篇;还创作了全书69首歌曲中的28首。其中包括《花非花》、《踏雪寻梅》等佳作。
黄自既创作了如《思乡》、《玫瑰三愿》等风格清新的艺术歌曲外,还谱写了不少优秀的儿歌和校歌。
1934年,黄自与萧友梅、韦瀚章以“音乐艺文社”名义合编《音乐杂志》。每周五在电台播放的《音乐欣赏》特别节目中担任主讲,并将其所撰之讲稿于前一天在《新夜报》的《音乐专刊》(后改为《音乐周刊》)上发表。为此,黄自与贺绿汀、向隅、刘雪庵等成立了“音乐教育播音委员会”。此外,1935年4月,黄自还为汉口电台撰写过音乐常识广播稿。
1935年11月1日,黄自发起创办第一个由中国人组成的上海管弦乐团。由黄自、谭小麟任正副团长,吴伯超、李惟宁任正副指挥。此乃中国交响乐表演艺术史上值得自豪的一页。
黄自当年发表的论著诸如《中国音乐之起源》、《尧、舜、夏、商时之音乐》、《周朝音乐发达概况》、《汉代音乐之变化》、《六朝时音乐之没落与转变》、《唐朝音乐之盛况》、《宋元时代之剧乐》、《明清两朝音乐概况》、《近世音乐之趋向》和《西洋音乐史分期法》、《古代音乐》、《中古音乐》、《近代音乐》、《主调音乐》、《复调音乐》等文章,生动地体现了音乐理论家黄自学贯中西的学术修养。旁征博引,见解精辟。
黄自在《怎样才可产生吾国民族音乐》(1934)一文中提倡创作“民族化的新音乐”。
黄自身体力行,在不断地探索过程中,改变其早期作品音乐语言较欧化的倾向,创作了如《山在虚无缥缈间》以及为电影《天论》(1935)谱写的主题歌《天伦歌》(乐队使用了笛、笙、二胡、琵琶和锣)等具有鲜明民族风格的作品,令人耳目一新。
黄自教导培养出众多的中国杰出音乐人才,如贺绿汀、刘雪庵、陈田鹤、丁善德、谭小麟、江定仙、夏之秋、钱仁康、张定和、向隅、邓尔敬、林声翕、张昊、戴粹伦等中国现代音乐史上的一批代表人物,均出自黄自的门下。黄自被誉为“中国近代作曲界第一位导师”是当之无愧的。而贺绿汀比黄自年长一岁,刘雪庵仅比黄自年幼一岁,可见黄自的人格魅力和学术号召力感人至深。正如人民音乐家贺绿汀所言:“黄自比我小一岁,可是他是我的老师。他是第一个系统、全面地向国内学子传授欧美近代专业作曲技术理论,并且有着建立中国民族乐派的抱负的音乐教育家。没有黄自先生教导,我在音乐创作上也不可能有什么成就。这一点是所有受过他的教导老一辈音乐工作者都有深切体会的。”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黄自辞去教务主任之职务,集中精力从事教学和编写《音乐史》及《和声学》两部论著。
1938年5月9日,黄自因患伤寒病逝于上海红十字会医院。临终前,他对夫人汪颐年女士说:“你快去请医生,我不能就此死去,还有半部音乐史没有写完呢!”然而天年不遂,一代宗师溘然谢世。
在哀悼黄自的追思会中,由张昊作词、陈田鹤作曲的《悼今吾宗师》(合唱与管弦乐)表达了弟子们对恩师的衷心哀悼:“先生此去何匆匆,抛下了半篇残著,无数新声犹待谱,满腔曲调埋终古。”不由令人想起诗人格里尔帕泽为舒伯特写的墓志铭:“这里埋葬了丰富的宝藏,还有更美好的希望。”
历史上有些名人像流星的光芒一样很快就消失了,而黄自大师则不然。他杰出的艺术成就和崇高的人格魅力却越来越为世人所推崇。
1992年,黄自的歌曲《思乡》(韦瀚章词)、合唱《抗敌歌》、《长恨歌》(清唱剧)被评为20世纪华人音乐经典。1995年6月17日,在中央音乐学院举行了黄自塑像揭幕式。1997年9月,安徽文艺出版社出版了《黄自遗作集》,凡三卷:器乐作品分册、声乐作品分册及文论分册。2004年3月23日,上海音乐学院隆重举行纪念黄自100周年诞辰系列活动,包括黄自塑像的揭幕典礼,黄自作品音乐会和研讨会。在首都北京和海内外,也纷纷举办了各种纪念黄自100周年诞辰的活动。黄自对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的杰出贡献,正产生日益广泛的影响,并获得普遍的承认。
今年9月24日,厦门爱乐乐团举办“纪念黄自诞辰——德沃夏克逝世100周年音乐会”,由笔者指挥演出了黄自的《都市风光幻想曲》和交响序曲《怀旧》;9月30日,在兰州金城大剧院举行“缅怀音乐大师黄自诞辰100周年、格林卡诞辰200周年纪念音乐会”,由笔者指挥兰州歌舞剧院交响乐团、合唱团演出了黄自的《抗敌歌》、《旗正飘飘》、《山在虚无缥缈间》等合唱作品和上述两首管弦乐曲,受到听众的热烈欢迎。音乐会前还举办了座谈会,黄自的女儿黄祖庚教授和女婿涂祖孝教授出席了座谈会和音乐会。纪念活动在甘肃省音乐界、文艺界及广大听众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人们对我国近现代著名爱国主义作曲家、音乐理论家、音乐教育家黄自的杰出贡献深为敬佩。

音乐家刘雪庵

刘雪庵,1905年出生在铜梁巴川镇东门盐店一个绅士家庭。他自幼失去父母,在同父异母兄长的私塾中,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兼习昆曲。他聪明好学,先后考入铜梁县立中学、成都私立美术专科学校。1929年,刘雪庵去上海,求学于陈望道创办的中华艺术大学,受教于欧阳予倩、洪深等文艺名流。次年考入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从师肖友梅、黄自学理论作曲,从俄籍教师吕维钿夫人学钢琴,从朱英学琵琶,从吴伯超学指挥,从龙榆生学中国韵文及诗词,从李维宁学赋律和自由作曲。真可谓“学贯中西,习通古今”,一颗音乐巨星冉冉升起。
在校求艺期间,刘雪庵便开始了音乐创作。他的早期作品主要为抒情乐曲,其中《踏雪寻梅》、《飘零的落花》、《菊花黄》、《枫桥夜泊》、《红豆词》等乐曲典雅高洁,温柔敦厚,艺术韵味浓郁,深为当时的文化人所喜爱。另一类抒情乐曲则借鉴古乐府的通俗易懂,如《早行乐》、《采莲谣》、《布谷》、《淮南民谣》等乐曲婉转动听,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民间广为传唱,并飘洋过海,惊动异城,当时的东京、巴黎、纽约等大都市的出版界和音乐界也为刘雪庵作品的出版的演唱繁忙过,兴奋过。

I. 黄自写了哪些歌

黄自主要作品有管弦乐《怀旧》,清唱剧《长恨歌》,合唱曲《抗敌歌》,《旗正飘飘》,歌曲《热血》、《九.一八》,艺术歌曲《点绛唇》、《思乡》、《玫瑰三愿》等。
《玫瑰三愿》是他著名的艺术歌曲。歌曲篇幅很小,于典雅、抒情中表露了“我愿那妒我的无情风雨莫吹打,我原那爱我的多情游客莫攀摘,我原那红颜常好不凋谢”的善良愿望。这首歌是两段体结构,前段像温柔的吐露,后段则带有急切的热情,当旋律通过模进和重复发展将情绪向顶点后,旋律跌入低音区,最后的歌声“好教我留住芳华”显得十分恳切、诚挚。

J. 歌曲《踏雪寻梅》的作曲者是谁

曲:黄自 | 词:刘雪庵 |

黄自
中国近现代作曲家、音乐理论家、音乐教育家黄自,字今吾,于1904年3月23日生于江苏川沙(今属上海市)。父母是教育家,其父黄洪培是著名爱国民主人士黄炎培之堂兄。黄自周岁即能背诵民歌,3岁便会唱沈心工的歌曲。读小学时成绩优异,为全班之冠。12岁时入北京清华学校(留美预备学校)学习,并参加学校鼓笛队演奏单簧管,在合唱队中唱男高音声部。其后,向何林一女士学习钢琴,向王文显女士(清华教师)学和声与作曲。1923年,黄自在学校音乐会上担任钢琴独奏,演奏了帕德列夫斯基的《古代风格的小步舞曲》和夏米纳德的《林中仙女》。1924年,黄自以公费赴美深造。因出国进修无音乐名额,黄自只好入俄亥俄州欧柏林学院攻读心理学,两年后毕业于该院,并获得文学士学位。因黄自品德兼优,而被选为于1776年成立的美国优秀大学生的全国性荣誉组织——法·培德·嘉派学会(Phi Beta Kappa)的会员,并入欧柏林音乐学院攻读音乐理论作曲。两年后,转入耶鲁大学音乐学院学习,于1929年毕业,获得音乐学士学位。黄自的毕业作品交响序曲《怀旧》,于同年5月31日,由黄自的导师耶鲁大学音乐学院院长、作曲家、指挥家大卫·斯坦利·史密斯(David Stanley Smith,1877~1949)指挥该院学生乐队与新港交响乐队,在康州新港坞西音乐厅联合首演。《怀旧》是我国作曲家创作的第一部交响乐作品,也是外国乐团演出的第一部中国作品。《新港晚报》刊文称赞《怀旧》是音乐会中“唯一能自始至终给人以享受的乐曲。是管弦乐曲中的佼佼者……表现出最佳配器的手法”。黄自因此获得一笔英国奖金,赴欧洲英、法、荷、德、意等国考察后回国。
1929年6月,黄自回到上海。先在沪江大学任教。翌年,应上海音专校长萧友梅博士之聘请,任该校教授兼教务主任。除教授理论作曲的全部专业课程——和声、曲式、对位、赋格、乐器法、配器法及自由作曲外,还要教授音乐史及“领略法”(即音乐欣赏)两门共同必修课。黄自在担负了繁重的教学任务和行政工作之余,从事音乐创作和音乐理论的著述。
1930年11月23日晚,在上海大光明电影院,由意大利音乐家马利奥·帕契(Mario
Paci,1878—1946)指挥上海工部局交响乐团(一支全部由外国人组成的乐队)演奏了黄自的交响序曲《怀旧》。此举令中国音乐家深感自豪,并大大地激励了中国音乐家创作新音乐的热情。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黄自与音专师生组织“抗日救国会”,赴浦东等地宣传抗日并为东北义勇军募捐。黄自作词谱曲创作了我国最早以抗日救亡为题材的合唱作品《抗敌歌》(后由韦瀚章填写了第二段歌词)。音乐雄壮有力,充满“大众合力将国保”的爱国主义激情。同年11月9日,《抗敌歌》由音专学生在广播电台首次播唱,并由胜利公司灌成唱片。
1932年“一·二八”事变爆发——日本帝国主义突然袭击上海闸北,爱国将领十九路军军长蔡廷锴率全体将士奋勇反击。同年4月24日黄自为何香凝词《赠前敌将士》谱曲,献给十九路军将士。不久,黄自又创作了四部混声合唱《旗正飘飘》(韦瀚章词),于10月8日由音专学生在广播电台首次播唱,并录制成唱片(胜利54594—B),还被当年大长城影片公司的有声故事片《还我山河》采用为插曲。《旗正飘飘》成为抗战前后音乐会中的保留曲目。
1933年3月底,黄自率领音专师生在杭州举行了两场“鼓舞敌忾后援音乐会”,并亲自主持报幕,音乐会以《抗敌歌》、《旗正飘飘》为压轴曲目。上海《中华日报》的评论写道:“悲壮激抑,闻者奋起。鼓舞敌忾,可谓名副其实矣。”黄自创作的爱国歌曲还有《民谣》、《切记分明》、《九一八》、《军歌》、《学生国货年歌》、《睡狮》和《北望》等。1937年“七·七”事变,抗战全面爆发后,黄自作《热血歌》(吴宗海词),发出了“四万万同胞啊,洒着你的热血去除强暴”,“拼着你的热血去争光荣”的呼声。黄自曾满怀激情地说:“现在我写抗敌歌曲,希望不久再能写庆祝抗战胜利的歌曲。”不幸的是,《热血歌》竟成其绝唱。翌年,爱国抗战歌咏活动的倡导者黄自英年早逝,未能亲眼看到抗战的胜利。而从《抗敌歌》到《热血歌》却生动地体现了爱国主义音乐家黄自的创作与祖国、民族生死存亡的命运休戚与共、息息相关。
1933年11月,在音专学生音乐会上首演了黄自于1932~1933年间创作的清唱剧《长恨歌》(韦瀚章词)中的七个乐章:一、《仙乐飘飘处处闻》,二、《七月七日长生殿》,三、《渔阳鼙鼓动地来》、五、《六军不发无奈何》,六、《婉转蛾眉马前死》,八、《山在虚无缥缈间》,十、《此恨绵绵无绝期》。尽管其余三个乐章尚未谱曲,但已完成的上述七个乐章,基本上概括了白居易原诗的主要情节,在艺术上已相当完整。《长恨歌》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清唱剧,作品既讽刺了国民党统治集团的不抵抗主义,如“舞袖正翻翻……哪管它社稷残。只爱美人醇酒,不爱江山。”亦将宫闱艳史美化为爱情悲剧。该作品的部分乐章在黄自生前曾出版过乐谱及唱片。1943年5月,重庆的中国音乐研究会为纪念黄自逝世五周年,在《音乐月刊》二卷一期上首次出版了“黄自遗作——《长恨歌》专号”。1957年,上海音乐出版社正式出版了黄自的《长恨歌》。
1972年,在香港定居的韦瀚章为纪念《长恨歌》创作40周年,应黄自的弟子林声翕之约,重写了其余三章的歌词:四、《惊破霓裳羽衣曲》(男声朗诵),七、《夜雨闻铃肠断声》(混声合唱),九、《西宫南内多秋草》(男声朗诵),并由林氏谱曲。同年5月,《长恨歌》全曲十章由台湾四海出版社出版,并在台北纪念黄自逝世34周年的音乐会上首演。由作曲家罗伟伦改编的民乐配器版本和作曲家黄安伦改编的管弦乐配器版本,分别在香港和加拿大先后上演。
1935年10月,黄自为进步影片《都市风光》创作了片头音乐《都市风光幻想曲》,由帕契指挥上海工部局交响乐团录制成唱片。上海交响乐团至今还保存着当年演出《都市风光幻想曲》片头音乐的海报。这是中国作曲家首次为影片谱写的片头音乐,堪称中国电影音乐的里程碑。
黄自从事音乐教育、音乐理论研究和音乐社会活动提倡普及与提高并重。
1933年,黄自在《拟初中音乐教科书纲要》中提倡采用五线谱教学视唱、乐理与初级和声。同年6月,黄自与应尚能、韦瀚章、张玉珍合编《复兴初级中学音乐教科书》,至1935年10月共出版六册。黄自共撰文54篇;还创作了全书69首歌曲中的28首。其中包括《花非花》、《踏雪寻梅》等佳作。
黄自既创作了如《思乡》、《玫瑰三愿》等风格清新的艺术歌曲外,还谱写了不少优秀的儿歌和校歌。
1934年,黄自与萧友梅、韦瀚章以“音乐艺文社”名义合编《音乐杂志》。每周五在电台播放的《音乐欣赏》特别节目中担任主讲,并将其所撰之讲稿于前一天在《新夜报》的《音乐专刊》(后改为《音乐周刊》)上发表。为此,黄自与贺绿汀、向隅、刘雪庵等成立了“音乐教育播音委员会”。此外,1935年4月,黄自还为汉口电台撰写过音乐常识广播稿。
1935年11月1日,黄自发起创办第一个由中国人组成的上海管弦乐团。由黄自、谭小麟任正副团长,吴伯超、李惟宁任正副指挥。此乃中国交响乐表演艺术史上值得自豪的一页。
黄自当年发表的论著诸如《中国音乐之起源》、《尧、舜、夏、商时之音乐》、《周朝音乐发达概况》、《汉代音乐之变化》、《六朝时音乐之没落与转变》、《唐朝音乐之盛况》、《宋元时代之剧乐》、《明清两朝音乐概况》、《近世音乐之趋向》和《西洋音乐史分期法》、《古代音乐》、《中古音乐》、《近代音乐》、《主调音乐》、《复调音乐》等文章,生动地体现了音乐理论家黄自学贯中西的学术修养。旁征博引,见解精辟。
黄自在《怎样才可产生吾国民族音乐》(1934)一文中提倡创作“民族化的新音乐”。
黄自身体力行,在不断地探索过程中,改变其早期作品音乐语言较欧化的倾向,创作了如《山在虚无缥缈间》以及为电影《天论》(1935)谱写的主题歌《天伦歌》(乐队使用了笛、笙、二胡、琵琶和锣)等具有鲜明民族风格的作品,令人耳目一新。
黄自教导培养出众多的中国杰出音乐人才,如贺绿汀、刘雪庵、陈田鹤、丁善德、谭小麟、江定仙、夏之秋、钱仁康、张定和、向隅、邓尔敬、林声翕、张昊、戴粹伦等中国现代音乐史上的一批代表人物,均出自黄自的门下。黄自被誉为“中国近代作曲界第一位导师”是当之无愧的。而贺绿汀比黄自年长一岁,刘雪庵仅比黄自年幼一岁,可见黄自的人格魅力和学术号召力感人至深。正如人民音乐家贺绿汀所言:“黄自比我小一岁,可是他是我的老师。他是第一个系统、全面地向国内学子传授欧美近代专业作曲技术理论,并且有着建立中国民族乐派的抱负的音乐教育家。没有黄自先生教导,我在音乐创作上也不可能有什么成就。这一点是所有受过他的教导老一辈音乐工作者都有深切体会的。”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黄自辞去教务主任之职务,集中精力从事教学和编写《音乐史》及《和声学》两部论著。
1938年5月9日,黄自因患伤寒病逝于上海红十字会医院。临终前,他对夫人汪颐年女士说:“你快去请医生,我不能就此死去,还有半部音乐史没有写完呢!”然而天年不遂,一代宗师溘然谢世。
在哀悼黄自的追思会中,由张昊作词、陈田鹤作曲的《悼今吾宗师》(合唱与管弦乐)表达了弟子们对恩师的衷心哀悼:“先生此去何匆匆,抛下了半篇残著,无数新声犹待谱,满腔曲调埋终古。”不由令人想起诗人格里尔帕泽为舒伯特写的墓志铭:“这里埋葬了丰富的宝藏,还有更美好的希望。”
历史上有些名人像流星的光芒一样很快就消失了,而黄自大师则不然。他杰出的艺术成就和崇高的人格魅力却越来越为世人所推崇。
1992年,黄自的歌曲《思乡》(韦瀚章词)、合唱《抗敌歌》、《长恨歌》(清唱剧)被评为20世纪华人音乐经典。1995年6月17日,在中央音乐学院举行了黄自塑像揭幕式。1997年9月,安徽文艺出版社出版了《黄自遗作集》,凡三卷:器乐作品分册、声乐作品分册及文论分册。2004年3月23日,上海音乐学院隆重举行纪念黄自100周年诞辰系列活动,包括黄自塑像的揭幕典礼,黄自作品音乐会和研讨会。在首都北京和海内外,也纷纷举办了各种纪念黄自100周年诞辰的活动。黄自对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的杰出贡献,正产生日益广泛的影响,并获得普遍的承认。
今年9月24日,厦门爱乐乐团举办“纪念黄自诞辰——德沃夏克逝世100周年音乐会”,由笔者指挥演出了黄自的《都市风光幻想曲》和交响序曲《怀旧》;9月30日,在兰州金城大剧院举行“缅怀音乐大师黄自诞辰100周年、格林卡诞辰200周年纪念音乐会”,由笔者指挥兰州歌舞剧院交响乐团、合唱团演出了黄自的《抗敌歌》、《旗正飘飘》、《山在虚无缥缈间》等合唱作品和上述两首管弦乐曲,受到听众的热烈欢迎。音乐会前还举办了座谈会,黄自的女儿黄祖庚教授和女婿涂祖孝教授出席了座谈会和音乐会。纪念活动在甘肃省音乐界、文艺界及广大听众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人们对我国近现代著名爱国主义作曲家、音乐理论家、音乐教育家黄自的杰出贡献深为敬佩。

阅读全文

与黄自山在虚无缥缈间歌词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爱情围墙歌词 浏览:230
道奇酷威广告背景音乐 浏览:106
比喻轻音乐之美的文字 浏览:542
小号音乐下载 浏览:578
歌曲专辑图下载地址 浏览:867
财神驾到歌曲mp3下载 浏览:734
琴歌指弹海阔天空吉他谱 浏览:355
下载mp4格式的音乐 浏览:352
电脑听音乐用什么 浏览:512
最好酷狗音乐播放器 浏览:502
信乐团队的假如简谱 浏览:243
平安酷狗音乐 浏览:760
佳人轻抚桃花mp3下载 浏览:453
infinite网易云音乐 浏览:844
岁月赵忠祥背景音乐 浏览:980
如何将电脑的歌体添加到苹果音乐 浏览:672
fade钢琴mp3 浏览:86
奔跑吧兄弟宋仲基背景音乐 浏览:806
成都彩虹小学音乐老师 浏览:496
凤凰传奇星光歌曲点评 浏览: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