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音樂載體 > 寫景的中國古典音樂

寫景的中國古典音樂

發布時間:2021-03-16 17:41:30

『壹』 古詩詞配樂

《觀滄海》是這年九月曹操北征烏桓勝利班師途中登臨碣石山時所作。這首四言詩借詩人登山望海所見到的自然景物,描繪了祖國河山的雄偉壯麗,既刻劃了高山大海的動人形象,更表達了詩人豪邁樂觀的進取精神,是建安時代描寫自然景物的名篇,也是我國古典寫景詩中出現較早的名作之一。首二句「東臨碣石,以觀滄海」,寫詩人於揮師北伐之際來到碣石山下,登高觀海。碣石山原位於今河北省樂亭縣西南(一說在今河北省昌黎縣西北),漢時還在陸上,面對著渤海,六朝時由於地質變動,沉於海中。詩人登上碣石山,俯視大海,只見的:「水何澹澹,山島竦峙」。澹澹,水波動盪狀。竦峙,島嶼高聳的樣子。詩人登高遠眺,舉目所及只見一望無垠的大海波搖浪涌,海中的島嶼高高矗立。這是多麼遼闊、多麼壯觀的景象!在歷史上,秦始皇、漢武帝都曾東巡至此,刻石觀海。如今詩人站在秦皇、漢武游蹤所到之處,居高臨下,望著水天相連的蒼茫大海和海中高聳的島嶼,想到中原地區已經平定,北伐烏桓也已取得決定性勝利,北方統一即將實現,心情該是何等激奮!這時,詩人的目光注視著海上的島嶼,眼前是一派生機盎然的景象:「樹木叢生,百草豐茂。秋風蕭瑟,洪波湧起。」樹木百草,生長十分繁茂,一陣蕭瑟的秋風吹過,海面上湧起滾滾的波濤。盡管蕭瑟的秋風給人以悲涼蕭殺之感,但是疾風勁草,方顯其英雄本色;洪波洶涌,愈見其生命不息!這是對自然環境的真實描繪,也是詩人主觀感受的具體寫照。曹操在取得一連串的戰爭勝利之後,他覺得自己的雄圖偉業猶如這樹木百卉一樣,生機勃發,也為這洪波湧起的大海,充滿生命的活力。以下,詩人又展開其豐富的想像,進一步描繪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蘊星漢的宏偉氣魄和博大胸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日月的運行好象出沒於大海的懷抱之中,燦爛的銀河群星好象包孕於大海的母腹之內。請看,這就是大海的氣魄,大海的胸懷。真是太壯觀、太奇偉了。

『貳』 散曲是中國古代一種什……

曲和詞體式相近,都是按調填詞,但詞的定格一般不變,而曲一般在字數定格外,可以加襯字,較為自由,又多使用口語,風格明快潑與唐詩、宋詞並稱的「元曲」,包括雜劇和散曲兩種文學形式。雜劇屬戲劇,散曲屬詩歌。

散曲分小令和套曲兩種樣式。小令是單個的曲子,跟現代的歌詞相近,是按曲調創作的,每個曲調都有自己的名稱,各個曲調的字數和句式各不相同常用於寫景、抒情。《朝天子 詠喇叭》就是一首散曲。「朝天子」是散曲曲牌的名子,「詠喇叭」是題目。套曲,又稱「套數」「散套」,通常用同宮調的若干曲子聯綴而成,長短不論,一韻到底,一般都有「尾聲」,適宜敘述比較復雜的內容,如睢景臣的《漢高祖還鄉》。
辣,有民歌色彩。

『叄』 中國古典詩歌可以分為幾類每類各有什麼特點

古代詩歌的分類

古代詩歌包括詩、詞、曲。

1. 從詩歌的形式可分為:

① 古體詩,包括古詩(唐以前的詩歌)、楚辭、樂府詩。注意「歌」、「歌行」、「引」、「曲」、「呤」等古詩體裁的詩歌也屬古體詩。古體詩不講對仗,押韻較自由。古體詩的發展軌跡:《詩經》→楚辭→漢賦→漢樂府→魏晉南北朝民歌→建安詩歌→陶詩等文人五言詩→唐代的古風、新樂府。

② 近體詩,包括律詩和絕句。

③ 詞,又稱為詩余、長短句、曲子、曲子詞、樂府等。其特點:調有定格,句有定數,字有定聲。字數不同可分為長調(91字以上)、中調(59-90字)、小令(58字以內)。詞有單調和雙調之分,雙調就是分兩大段,兩段的平仄、字數是相等或大致相等的,單調只有一段。詞的一段叫一闕或一片,第一段叫前闕、上闕、上片,第二段叫後闕、下闕、下片。

④ 曲,又稱為詞余、樂府。元曲包括散曲和雜劇。散曲興起於金,興盛於元,體式與詞相近。特點:可以在字數定格外加襯字,較多使用口語。散曲包括有小令、套數(套曲)兩種。套數是連貫成套的曲子,至少是兩曲,多則幾十曲。每一套數都以第一首曲的曲牌作為全套的曲牌名,全套必須同一宮調。它無賓白科介,只供清唱。

2. 從詩歌的題材可分為:

① 寫景抒情詩,歌詠山水名勝、描寫自然景色的抒情詩歌。古代有些詩人由於不滿現實,常寄情於山水,通過描繪江湖風光、自然風景平寄寓自己的思想感情。這類詩常將要抒發的情感寄寓在後描寫的景物之中,這就是人們常說的寓情於景。其風格清新自然。

② 詠物言志詩,詩人對所詠之物的外形、特點、神韻、品格進行描摹,以寄託詩人自己的感情,表達詩人的精神、品質或理想。

③ 即事感懷詩,因一事由而引發詩人的感慨,如懷親、思鄉、念友等。

④ 懷古詠史詩,以歷史典故為題材,或表明自己的看法,或借古諷今,或抒發滄桑變化的感慨。

⑤邊塞征戰詩,描寫邊塞風光和戍邊將士的軍旅生活,或抒發們樂觀豪邁或相思離愁的情感,風格悲壯宏渾,筆勢豪放。

格律:古典詩歌形式要求的總稱。「格」,就是格式,包括某一詩體的
句數、每句的字數、節奏、某些句子的格式(句式)、對仗(類似修辭的「對
偶」)等;「律」,就是音律,包括每句各字的平仄(聲調高低)、某句的押
韻、用韻的要求等。

從格律上看,詩可以分為古體詩和近體詩。古體詩又稱古詩或古風;近體
詩又稱今體詩或律詩,包括絕句。從字數上看,有四言詩,五言詩,六言詩,
七言詩。四言詩和六言詩很少見。
古體詩是依照古代的詩體來寫的,簡單的說,凡是不依照近體詩的格律來
寫,不受近體詩格律束縛的詩,都是古體詩(本書不論)。
近體詩大致分為三種:律詩,排律,絕句。
近體詩以律詩為代表,律詩的意思就是依照一定的格律來寫成的詩。律詩
的韻、平仄、對仗等,雖有許多講究,但主要具有以下四個特點:
⑴ 每首限定八句,五律共四十字,七律共五十六字;
⑵ 都押平聲韻;
⑶ 每句的平仄都有規定;
⑷ 每首必須有對仗,對仗的位置也有規定。
有一種超過八句的律詩,稱為長律。長律一般是五言的,往往在題目上標
明韻數,如王維《河南嚴尹弟見宿弊廬訪別人賦十韻》,就是一百字;白居易
《代書詩一百韻寄微之》,就是一千字。這種長律除了尾聯(或首尾兩聯)以
外,一律用對仗,所以又叫排律。
絕句的字數比律詩少一半,在形式上就等於半首律詩,所以格律要求和律
詩一樣。(絕句實際上可以分為古絕和律絕兩類。本文只談律絕)

『肆』 台灣等地區的古典詩詞音樂的發現

一、台灣《中國古典詩詞-唐詩》郵票
中國是詩的國度,唐詩則是我國古代詩歌的精華,在我國文學史上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是中華民族的瑰寶。1982年6月25日,台灣省郵政在方寸間展現了唐詩的強大魅力,該套郵票採用水墨畫的表現形式,1套4枚郵票把《春曉》、《尋隱者不遇》、《秋風引》和《終南山余雪》四首作了精彩解讀。

《春曉》是唐代詩人孟浩然的代表作之一,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春天的喜愛和憐惜之情。是一首描寫美好春光的詩,畫面非常優美,描繪的場景是:和暢的春夜睡眠格外香甜,不知不覺天已亮了。窗外傳來四處清脆悅耳的鳥鳴。醒來朦朧記起昨夜曾聽見刮風下雨的聲音,於是想著不知有多少花朵凋落下來?全詩為:春眠不覺曉,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孟浩然(689--約740)襄陽人,年輕時遍游江南後,在鹿門山隱居。隱居一段時間,又想有作為,到長安尋覓機會。他的詩得到了很高的評價,詩仙李白曾贊曰:吾愛孟夫子, 風流天下聞……名動長安,卻得不到朝廷重視。只得失意的回到鹿門山,一生不得志,悠遊山水間。他對農村生活和山川景色有深入的觀察體驗,作品樸素自然,平淡的語句中蘊含深意,與王維同是山水田園詩派的代表。

《尋隱者不遇》作者為賈島,描寫了詩人尋訪隱士,不遇,只見到隱士的學生。全詩採用問答的形式,僅二十個字,卻寫得情景俱出,不僅描述了松下問答,把詩人尋訪不遇的焦急心情描摹得淋漓盡致。郵票設計者並沒有具象地用兩個人物形象來表現這首詩,而是借高山、蒼松、白雲來表現詩人嚮往高潔超俗的世外生活的心境。全詩如下:松下問童子,言師采葯去;只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
賈島(799--843),字浪仙,一作閬仙,范陽(今河北琢縣)人。其詩遣詞造句,刻意求工,為中唐著名苦吟詩人與孟郊齊名,世稱郊寒島瘦,對後世影響頗大。

《秋風引》為劉禹錫所作,通過描寫秋天涼風起, 大雁南飛, 風吹落了庭前樹葉, 這生活中的細節, 轉而突出了鄉愁。寫得充滿生活的氣息, 又不落俗套, 千百年來引起無數讀者的共鳴。全詩如下: 何處秋風至,蕭蕭送雁群;朝來入庭樹,孤客最先聞。
劉禹錫(772--842)字夢得,唐代文學家、哲學家,生於浙江嘉興,自稱為漢代中山靖王劉勝的後人。是唐代中晚期的著名詩人,素有「詩豪」之稱。其詩大多簡潔明快,風情俊爽,有一種哲人的睿智和詩人的摯情滲透其中。《秋風引》通過描寫秋風起,大雁南飛,風吹落了庭前樹葉這些生活中的細節,突出了孤客之心。但詩人沒有在客心上多費筆墨,而是在秋風上馳騁詩意。其詩現存八百餘首,題材廣闊,風格上汲取巴蜀民歌含思宛轉、樸素優美的特色,清新自然,充滿生活情趣。受民歌的啟發,還寫出了《竹枝詞》《楊柳枝詞》等好詩,創造一種新體載。

據《唐詩紀事》卷二十記載,《望終南山余雪》是祖詠在長安應試時作。按照規定,應該作成一首六韻十二句的五言排律,但他只寫了這四句就交卷。該詩描述從長安城中遙望終南山,終南山的陰嶺(山北)高出雲端,積雪未化,而高出雲端的積雪又在陽光照耀下寒光閃閃。全詩如下:終南陰嶺秀,積雪浮雲端;林表明霽色,城中增暮寒。
祖詠(699--746),河南洛陽人,後遷居汝水以北,開元十二年進士。曾因張說推薦,任過短時期的駕部員外郎,後隱逸終生。其詩宣揚隱逸生活,山水風光。講求對仗,亦帶有詩中有畫之色彩,為盛唐山水田園詩人之一。

《唐詩》郵票選取的四首詩歌, 都是唐詩之中的精品, 但是其中兩首的知名度並不高, 尤其令集郵者不解的是李白、杜甫、王維、白居易、杜牧等大詩人作品緣何被拒門外?值得一提的是當時林天時曾繪李白《靜夜思》一詩意境畫,惜未被選入郵票。個人感覺因《靜夜思》內容台灣方面恐怕引起思念大陸祖根的旅居台灣人吧。
台灣《唐詩》發行量200萬套,面世後深受集郵者歡迎,現在版票極為少見。

二、台灣《中國古典詩詞-宋詞》郵票
在我國文學史上,宋詞是一座燦爛奪目的豐碑。詞,就它的內容和寫作的形式看,是詩的一種;詞人也就是詩人。但就體制說,詞比詩要復雜。原來本是曲子詞、歌詞,是為樂曲配唱的,寫詞都是就譜填詞,後來才發展為一種獨立的文體。詞是我國古代詩歌的一種,它始於六朝梁代,形成於唐代,興盛於宋代。宋詞是我國古典文學史上一座燦爛奪目的豐碑。詞最初是配合宴會樂曲而填寫的歌詩,詞牌是調子的名稱。直到北宋時期,詞才逐漸與音樂分離,成為一種獨立的文學體裁。詞發展到鼎盛時期,上至帝王卿相,下至唱優歌伎,都爭相寫詞。
詩言志,詞屬艷科, 流傳於世的詞作多為寫景傷情之作,或寫風月、或說鄉愁、或發富貴人家的閑愁, 但有少數傑出的文學家沖破詞的固有寫作形式, 在內容上有創新,如蘇東坡、辛棄疾、陳亮等人,使詞的內容更為廣泛。岳飛的《滿江紅》更是冠絕古今,千年之後讀之,仍然令無數讀者產生強烈共鳴。1983年2月10日, 台灣郵政部門發行《宋詞》郵票郵票1套4枚,把晏殊《浣溪沙》、賀鑄《青玉案》、范仲淹《蘇幕遮》、晁補之《行香子(梅)》 用國畫繪圖作了精彩演繹。

《浣溪沙》為晏殊的名篇之一,抒寫悼惜春殘花落,好景不常的愁懷,又暗寓相思離別之情。語言含蓄, 寫作技巧極高, 尤其無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識燕歸來 句傳誦千古。全詞為: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台,夕陽西下幾時回?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 。
晏殊(991-1055)字同叔,撫州臨川人(今江西撫州)人,晏殊是北宋前期著名的婉約派詞人,其詞多表現詩酒生活和悠閑情致,語言婉麗,音韻和諧,有著雍容華貴的氣派。原有集,已散佚,僅存《珠玉詞》及清人所輯《晏元獻遺文》。《浣溪沙》是晏殊的代表作之一,抒寫了悼惜春殘花落的愁懷,又暗寓相思離別之情。其中「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一句成為千古流傳的佳句。

《青玉案》描寫暮春景色,路遇佳人而不知所往的悵惘情景,因思慕而引起的無限愁思。全詞虛寫相思之情,實抒悒悒不得志的閑愁, 借喻自己懷才不遇。全詞為:凌波不過橫塘路,但目送,芳塵去。 錦瑟華年誰與度?月橋花院,瑣窗朱戶,只有春知處。 飛雲冉冉蘅皋暮,彩筆新題斷腸句。若問閑情都幾許?一川煙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 。
賀鑄(1052-1125)字方回,號慶湖遺老,衛州(今河南汲縣)人。他一生不曾從科舉入仕,曾任泗州,太平州通判,為人耿直, 文武雙全。賀鑄的詞,內容、風格較為豐富多樣,兼有豪放、婉約兩派之長,擅長錘煉語言、融化前人成句。用韻特嚴,富有節奏感。《青玉案·橫塘路》是賀鑄的代表詞作,描寫了暮春景色以及路遇佳人而不知所往的悵惘心情,因思慕而引起無限愁思。全詞虛寫相思之情,實抒詞人懷才不遇、悒悒不得志的「閑愁」。

《蘇幕遮》通過描寫秋天景緻, 抒發鄉思旅愁。以鐵石心腸人作黯然銷魂語,足見深摯,酒入愁腸, 化作相思淚 堪稱千古名句。全詞為:碧雲天,黃葉地,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山映斜陽天接水,芳草更在斜陽外.。 黯鄉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夢留人睡。明月樓高休獨倚,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 。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軍事家和文學家, 江蘇吳縣人。其詞作存世不多,僅3首比較完整,但意境宏闊,氣象雄奇,以反映邊塞風光和征戰勞苦見長。《蘇幕遮》通過描寫秋天景緻,以鐵石心腸人作黯然銷魂語,抒發詞人的鄉思旅愁。其中「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堪稱千古名句。

《行香子(梅)》描寫雪中寒梅的豐姿, 全詞無一梅字, 卻句句寫梅, 清新脫俗。全詞為:雪裡清香,月下疏枝。更無花、比並瓊姿。一年一見,千繞千回。向未開時,愁花放,恐花飛。 芳樽移就,幽葩折取,似玉人,攜手同歸。揚州應記,東合逢時。恨劉郎誤,題詩句,怨桃溪。
晁補之(1053-1110年),字無咎,號歸來子,濟州巨野(今屬山東)人。晁補之少時即受到蘇軾賞識,其詞風也深受蘇軾影響,氣象雄俊沉鬱,與黃庭堅、秦觀、張耒並稱為「蘇門四學士」。晁補之坎坷的政治生涯對其文學創作影響很深,詩詞中多表達傷春惜別、相思憶舊、鬱郁不得志的情感。《行香子(梅)》描寫了雪中寒梅的豐姿,全詞無一「梅」字,卻句句寫梅,清新脫俗。晁補之詞今存160餘首,風格與東坡詞相近。寫景、詠花、贈和、悼亡和田園風光,而綺艷語較少。

台灣《宋詞》郵票選採取的四首詩都屬於宋詞之中的上乘之作, 但尚未足以表宋詞的最高藝術水平,陸游《卜運算元·詠梅》更勝《行香子(梅)》一籌, 但不知為何未能入算?而代表豪放派的蘇軾、辛棄疾、岳飛的詞被拒於門外, 不能不說是一個遺憾。
台灣《宋詞》郵票發行量150萬套,由於是首次發行《宋詞》郵票,發行以來深受華人歡迎。

三、台灣《中國古典詩詞--元曲》郵票
曲是詩詞中的一種, 元曲是我國古典詩詞中繼唐詩、宋詞後的又一高峰, 是我國古代珍貴的文學遺產。1984年2月15日, 台灣郵政發行《中國古典詩詞--元曲》1套4枚, 選貫雲石《小梁州.春》、白樸《天凈沙·夏》、張可久《雙調.清江引》和商政叔《越調·天凈沙》的句意, 以國畫繪圖, 曲的全文置畫面中間,使詩文、圖畫、書法和印章, 在方寸間相得益彰, 相互輝映。

《小梁州·春》描繪了美好的春日景緻,語句清新, 讀來令人有如置身春暉里, 全曲為:春風花草滿園香,馬系在垂楊。桃紅柳綠映池塘。堪游賞,沙暖睡鴛鴦。(幺)宜睛宜雨宜陰睛,比西施淡抹濃妝。玉女彈,佳人唱,湖山堂上,直吃醉何妨。
貫雲石(1286年---1324年)字浮岑,號酸齋,維吾爾族人,元代功臣阿裏海涯之孫。原名小雲石海涯,又號蘆花道人。他所寫的散曲,文字細膩,感情真摯,十分動人, 現存散曲有小令七十多首,套數八首。貫雲石的散曲以清俊見長,內容多表現山林逸樂生活和男女戀情。作品風格基本上屬豪放派。這與他出身西域武官家庭有關。他也有一些清麗端謹的作品,如「小梁州·四季」4首等。《小梁州·春》郵票引用了前5句。

《天凈沙·夏》描述夏日風光, 文詞優美, 展示其超凡脫俗的文學造詣,全文為:雲收雨過波添,樓高水冷瓜甜,綠樹陰垂畫檐。紗廚藤簟,玉人羅扇輕縑。
白樸(1226-1306後)原名恆,字仁甫,後改名朴,字太素,號蘭谷。他是元代著名的文學家、雜劇家。作雜劇16種,今存有《唐明皇秋夜梧桐雨》、《裴少俊牆頭馬上》、《董秀英花月東牆記》及《流紅葉》、《箭射雙雕》二劇殘曲。白樸的詞流傳至今100餘首。他的散曲作品據隋樹森《全元散曲》所輯,存小令37首,套曲4首。白樸的散曲,盡管反映生活的題材不是很廣,但他的藝術成就是很高的,無論是質朴自然的愛情之作,還是清爽雋美的隱逸之作,都給人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的嘆世歸隱與男女戀情之作,從題材內容到語言風格,都直接影響了馬致遠、貫雲石等豪放派的創作。《天凈沙·夏》勾畫出一幅寧靜的夏日圖。整首曲沒有夏天的燥熱、喧鬧,而是一幅靜謐、清爽的景象,使人感覺神清氣爽。

《雙調清江引》用西風、雁啼、紅葉、黃花、芭蕉和秋雨等一系列富有季節特徵的景物,渲染出一種濃深的秋意,抒發了遊子身處異地,思念家鄉的愁情;全曲以景襯情,以情馭景,情景交融和唐詩名篇《楓橋夜泊》有異曲同工之妙。全曲為:西風信來家萬里,問我歸期未?雁啼紅葉天,人醉黃花地,芭蕉雨聲秋夢里。
張可久(約1270—?)字小山,一作名伯遠,字可久,慶元 (今浙江鄞縣)人。多年任下級官吏,時官時隱,足跡遍及江、漸、皖、閩、湘、贛等地,一生坎坷不得志,晚歲久居西湖,以山水聲色自娛。他與馬致遠、盧摯、貫雲石等詞曲唱和,尊馬致遠為先輩。一生專力寫散曲,尤致力於小令,是元代後期最負盛名的散曲家之一。今存小令855首,套曲9首。作品多為描寫自然景物,談禪送別,往來應酬,創作上重形式格律,講求煉字琢句,對仗工整。風格清麗典雅, 明初朱權譽之為詞林宗匠。

《越調·天凈沙》寫冬季雪天的景色:飄揚的雪花如柳絮、似梨花,冬梅卻傲風雪而爭艷;月光從窗簾中照進來,更映襯得那遒勁的梅枝玲瓏可愛又不失風范,如詩如畫;作者借風雪中的梅花,而抒發自己不入俗流的情懷。全曲為:寒梅清秀誰知?霜禽翠羽同期,瀟灑寒塘月淡。暗香幽意,一枝雪裡偏宜。
商正叔,也作政叔。曹州濟陰(今山東曹縣)人。出身於簪纓世家,元代早期的散曲家,其作品流傳並不廣。《天凈沙》描寫了冬天的雪景,詞人借風雪中的梅花抒發自己不入俗流的情懷。
台灣《元曲》郵票發行量120萬套,問世以來深受集郵者歡近, 為著名的暢銷票,是詩詞系列中價格最高的一套

『伍』 中國古代最早的完整寫景詩是什麼

曹操的《觀滄海》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
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

秋風蕭瑟,洪波湧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漢燦爛,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 歌以詠志。
建安十二年(207),曹操率領大軍征伐當時東北方的大患烏桓。這是曹操統一北方大業中的一次重要戰爭。遠征途中,他寫下了樂府歌辭《步出夏門行》(屬於《相和歌•瑟調曲》)。這一組詩包括五個部分,開頭為「艷」辭,即序詩,以下各篇分別取詩句命名,依次為《觀滄海》、《冬十月》、《河朔寒》(亦作《土不同》)、《龜雖壽》。從音樂曲調上說,五個部分是一個整體,從歌詞內容上看,四篇則可以獨立成篇。
《觀滄海》是這年九月曹操北征烏桓勝利班師途中登臨碣石山時所作。這首四言詩借詩人登山望海所見到的自然景物,描繪了祖國河山的雄偉壯麗,既刻劃了高山大海的動人形象,更表達了詩人豪邁樂觀的進取精神,是建安時代描寫自然景物的名篇,也是我國古典寫景詩中出現較早的名作之一。首二句「東臨碣石,以觀滄海」,寫詩人於揮師北伐之際來到碣石山下,登高觀海。碣石山原位於今河北省樂亭縣西南(一說在今河北省昌黎縣西北),漢時還在陸上,面對著渤海,六朝時由於地質變動,沉於海中。詩人登上碣石山,俯視大海,只見的:「水何澹澹,山島竦峙」。澹澹,水波動盪狀。竦峙,島嶼高聳的樣子。詩人登高遠眺,舉目所及只見一望無垠的大海波搖浪涌,海中的島嶼高高矗立。這是多麼遼闊、多麼壯觀的景象!在歷史上,秦始皇、漢武帝都曾東巡至此,刻石觀海。如今詩人站在秦皇、漢武游蹤所到之處,居高臨下,望著水天相連的蒼茫大海和海中高聳的島嶼,想到中原地區已經平定,北伐烏桓也已取得決定性勝利,北方統一即將實現,心情該是何等激奮!這時,詩人的目光注視著海上的島嶼,眼前是一派生機盎然的景象:「樹木叢生,百草豐茂。秋風蕭瑟,洪波湧起。」樹木百草,生長十分繁茂,一陣蕭瑟的秋風吹過,海面上湧起滾滾的波濤。盡管蕭瑟的秋風給人以悲涼蕭殺之感,但是疾風勁草,方顯其英雄本色;洪波洶涌,愈見其生命不息!這是對自然環境的真實描繪,也是詩人主觀感受的具體寫照。曹操在取得一連串的戰爭勝利之後,他覺得自己的雄圖偉業猶如這樹木百卉一樣,生機勃發,也為這洪波湧起的大海,充滿生命的活力。以下,詩人又展開其豐富的想像,進一步描繪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蘊星漢的宏偉氣魄和博大胸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日月的運行好象出沒於大海的懷抱之中,燦爛的銀河群星好象包孕於大海的母腹之內。請看,這就是大海的氣魄,大海的胸懷。真是太壯觀、太奇偉了。
《觀滄海》一詩全篇寫景,其中並無直抒胸臆的感慨之詞,但是誦讀全詩,仍能令人感到它所深深寄託的詩人的情懷。通過詩人對波濤洶涌、吞吐日月的大海的生動描繪,使我們彷彿看到了曹操奮發進取,立志統一國家的偉大抱負和壯闊胸襟,觸摸到了作為一個詩人、政治家、軍事家的曹操,在一種典型環境中思想感情的流動。全詩語言質朴,想像豐富,氣勢磅礴,蒼涼悲壯,為歷代讀者所激賞,系中國詩歌史是第一首完整的寫景詩。沈德潛在《古詩源》中評論此詩「有吞吐宇宙氣象」。這是很精當的。

『陸』 古典民樂 現代民樂

古典民樂的清新、淡雅,丑是中國古典美學中一個極為重要的范疇,中國古典音樂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我選取了一些自己喜愛的經典中國古典樂和大家分享,《高山流水》給我們蒼茫壯闊的情懷;《陽春白雪》清新流暢;《夕陽蕭鼓》中經典的江南水鄉夜色;仔細聆聽這些古典音樂,品位我們國家悠久的文化韻味,一份純凈和透明盪滌著心扉。

現代民樂在傳統與現代的交*點上獨辟蹊徑,用全新的藝術表現手法賦予民族器樂蓬勃旺盛的青春活力.

孫孟晉繼續在他的新浪博克上煽他的情,寫他的詩——如同阿朵在博克上賣弄她的波。生活原來是那麼的枯燥。今天在我天涯的博克上加了個爆強的連接,其中說來說去提到了閔小芬。

提到她,不免讓人想到吳蠻,想到了吳蠻又想到劉索拉,這種連帶關系就象提到張維迎不能不說楊小凱,當然,音樂和經濟是沒有聯系的。以前我在說劉索拉的時候被王殺批鬥得不行,被狠教育一番之後我不得不承認劉索拉在《中國拼帖》裡面的確談不上什麼人聲藝術,但是吳蠻的琵琶確是好的沒有商量的,高飛是極力主張即興的,而即興是中國國內傳統樂手的致命傷。當我們只能庸俗的把目光定格在女子十二樂坊、林海,甚至是些民樂流行化,或者流行民樂化、民樂舞曲化的東西的時候殊不知有兩股暗流一直在涌動。

先說相對地上的一股——以中央音樂學院培養音樂老師為首的一股,中央音樂學院作為全國首屈一指的音樂深造中心在民樂漸漸被人遺忘的現代還在孜孜不倦地為中國乃至國外輸送著大隊的民樂老師。他們和他們教授的學生在中國外交部的大力協助下得以在西方的高貴場所出出入入,卻不能給人留下什麼印象。他們早在學生時代就習得在演奏的時候不能改動任何一個音符,演奏的時候必須抱有這樣的情感,指法要如此這般,在這種海頓式的教育模式下,他們認為中國民樂就應該是這個樣子。中國傳統的民樂本身就是一種標題音樂,或者以樂載道,或者寫景敘事,加上這樣的學院訓練,中國的民樂算是完蛋,而中國民樂教師隊伍卻得以壯大。

劉星老師在他的努力下,創作了一意孤行、魔境十日最終被小資拿來作為酒吧里的談資。何訓田一個折騰硬是把朱哲琴推上世界舞台,但是久而久之人們也許對阿姐鼓還殘存的好感漸漸被菠蘿蜜多消耗怠盡,何訓田就此失敗。然後出來了林海等一批被國內小資推崇的樂手,感謝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讓國內的小資認識了林老師的寫景敘事的厲害。當徐導的電影下片,小資們也轉移了興趣,林老師也就被遺忘在歷史里了。

我們來看看地下的那股,當我們知道女子十二樂坊的時候誰知道吳蠻身著藍旗袍出現在美國一家酒吧里搖頭晃腦的揮灑著身上無盡的活力,有誰知道閔小芬頂著MM頭在默默的即興?論技術吳蠻在琵琶上面的絕對是比林海強百倍,吳蠻在琵琶行的專輯中的意境能夠擺脫傳統民樂枯燥乏味的感覺,甚至被劉索拉強迫把中國傳統民樂最難的部分穿起來的中國拼帖里,她的即興能讓我們如同置身陝西農村,在台上宛若雛雞的吳蠻手指出血能讓台下熱血沸騰。

當然我們也有不合格的輸出,胡建良和陳潔冰在鐵皮鼓的烘托下儼然成為了自由爵士,失掉了東方的感覺。東方的感覺不是一個五聲音階,或是一個東方樂器能說明得了的,東方指得是一種審美,他們二人失掉了東方的審美進而失去了中國的感覺。

在讓音樂傳而不是統的呼聲中,中國學院走向了後者,即興的地下樂人繼續向著前者努力。今天發生了個冷笑話,我跟高飛說吳蠻專輯封面實在是太俗了,俗得讓人想看AV。

『柒』 說出以下5首中國風歌曲所表達出的意境

我也是 你得這五首歌 我也都很喜歡 青花瓷從《東風破》里的「一盞離愁孤單佇立在窗口」到《發如雪》中的「你發如雪凄美了離別」再到《千里之外》里的黯然神傷「我送你離開,千里之外,你無聲黑白」,離恨是歌者永恆的主題。《青花瓷》給我們帶來的驚喜,在於這種離愁別緒被描寫得更加婉轉細膩,隱藏得愈加含蓄而韻味別生,彷彿青橄欖在口,可以慢慢回味。 論意境,《青花瓷》宛然一出煙雨朦朧的江南水墨山水, 水雲萌動之間依稀可見伊人白衣素袂裙帶紛飛; 論詞句,《青花瓷》卻是一幅筆端蘊秀臨窗寫就的素心箋, 走筆曲折只因心似雙絲網,中有千千結; 論曲調,《青花瓷》彷彿微風中靜靜流淌石上的山泉溪澗, 清泠透亮而又蜿蜒回環多有不盡之意; 這三者疊加至一處,《青花瓷》一曲正如其名, 恰似那「自顧自美麗」的青瓷極品,洗盡鉛華,古樸典雅,清新流暢。 古箏撩撥,牙板清脆,琵琶淙淙,《青花瓷》的中國風分外動人。方文山用「素胚」「仕女」「漢隸」等系列詞彙描摹了傳世青花瓷的風采,周傑倫的唱腔柔情而古樸,略帶江南戲曲的雛形,絕妙填詞配復古音樂,構成了一闋R&B佳作。 在《青花瓷》里我聽到了《東風破》里舊地重遊物是人非般淡淡的哀愁,聽到了《發如雪》里前塵後世輪回不息般輕輕的喟嘆,也聽到了《千里之外》天各一方生死難忘的一生等待,甚至聽到了《愛在西元前》里風化千年而精魂不死的愛的誓言……心中五味陳雜,漫天的思念翻滾如潮,而耳旁卻依然只是輕輕淡淡的吟唱而已,雲淡風清。 《青花瓷》里最感人的一個字,我以為是這個「等」字。 一個「等」字,唱盡多少無奈和惋嘆。這一等,是無望的等,是來生的等,是明知不可等的等,可是曲中卻只用淡淡的語調唱來,再平常不過,彷彿只是每天等待日出那般簡單;等待的時候,可以看書寫字,可以吟詩作畫,可以賞花彈琴,只是時時不曾忘記等待的人。痛苦嗎?不,《青花瓷》里唱得如此悠然,原來滿腹的離愁別恨也可以慢慢洗淡。求不得、愛別離又怎麼樣呢?眾生皆苦,等待也是一種美麗的心情,不如就當此生的相遇,只是為了來生的重逢埋下伏筆,這樣想來,不禁釋然。就算不能再相遇,也應當感恩曾經那驚鴻一瞥的際遇。誰能憑愛意將富士山私有?青花瓷,也是一樣。 至少,我們能夠隔著千里山水遙遙眺望江南的裊裊炊煙,隔著茫茫人山人海默默想念回憶中那一抹淡淡的背影,正如隔著重重歷史靜靜觀賞傳世青花瓷不變的美麗。 芭蕉簾外雨聲急,匆匆而過的是時間; 青花瓷里容顏舊,老去的只是我自己,而你的美麗,永遠定格在永不褪色的青花瓷里,可以欣賞,可以玩味,也可以守望。 發如雪月光就像狼牙的顏色那樣塗抹上一層略帶斑駁的米黃,籠罩在如此的夜色下,伴隨著來自蒙古高原的冷冽北風,此時此景,讓浪跡天涯的遊子更顯現出一股悲壯跟蒼茫。猶記得那年我橫越狼牙色的空曠大地,一路走過我所深深眷戀與牽掛的姑娘所住的地方,在那人聲雜沓、車水馬龍的京城長安,她卻獨自在月下嘆息著只有她一個人才懂的悲傷。多年後,當我與人論及這段前塵往事時,想要故做瀟灑豪邁的舉起手中的酒杯,卻反而欷歔不已的感嘆這些年來所發生的一切,最後竟妄想能一飲而盡的喝下這人世間迎面而來的種種考驗與風雪。為何在這原本平淡恬靜的日子裡,怎麼會有人狠心刻意的去揭露關於我們前世那段未完的姻緣,從此招惹來了一段至今仍糾纏不清,也無法撫平的愛恨糾葛。 其實「緣份」這個字,那裡有什麼神秘難懂的解釋,如對照你我之間所發生的故事,緣份無非指的是,在前世今生的輪回中,一次又一次無止盡的相遇、熱戀,然後離別。因此,你眉宇間始終有一股揮之不去的淡淡憂愁,彷彿在控訴那已經消失的青春時光是怎樣也呼喊不回來。猶記得那時我曾對你說,就算那些人為所記載的歷史都已灰飛煙滅,我們所處的時空也已經都滄海桑田的消失不見,但我對你那份永世不變的誓言,卻會像永恆的傳說故事一樣,世代相傳下去。 這人世間的過眼繁華就如同滔滔不絕向東奔流的江水,而我在這波濤洶涌的眾多分支匯流中,卻只對你涓涓細水般的體貼有著刻骨銘心的感覺,那些水量再豐沛、氣勢再驚人的河川江水,都不如你眼中驚鴻一瞥的那池春水;就好像在奼紫嫣紅、爭奇斗艷的御花園中,我只專心迷戀你所化身的那隻彩蝶。 那年當你轉身離開時,在香肩上飄揚起如絲綢般的華發,在月光的照耀下,竟宛如雪白的霜雪如瀑布流泄而下,在那如夢似幻的氣氛中,竟然美化了我們當下那段傷痛欲絕的離別。那時在我內心虔誠為你祈禱的聲音,並不奢望有誰聽到;或者是要刻意去感動誰,那隻不過是我在做我當下想要做的事情罷了!或許也可說是為了我自己吧!如果可以,我想邀請明月來為我的誓言做見證,證明我對你的回憶如同明月般的透明皎潔,沒有絲毫的不忠跟虛偽,或許唯有如此才能襯托出我對愛情所要求的那份無暇與完美。 你原來如絲綢般為人所稱羨的華發,到底是受了什麼惡毒的詛咒,或者因為有什麼心事,竟然可以在一夕之間就白發蒼蒼,衰老的如此不堪,我對這個突如其來的驟變感到震驚與感傷,潰堤的眼淚如冬雪般漫天而降。此時,滿臉愁容的我不禁想要問,到底我這一生一世的痴痴等待,是蹉跎了你年輕的歲月,還是反而擔誤到我自己的年華。在這紅塵俗世酒不醉人人自醉的日子裡,有些人選擇繼續沉淪在如醇酒般微醺的歲月,日覆一日不願醒來面對現實,但我卻在眾人皆醉我獨醒的世道中,清醒而且毫無怨尤的為你精雕細琢那塊 「永世愛你」 的石刻碑文。 那面被擦拭的耀眼奪目的青銅古鏡,正清析的照映出屬於你年少時那單純、無邪的稚臉,我至今依然還記得你當時扎馬尾的青澀模樣。如果時空可以倒轉回到長安,回到城郊外那蜿蜒清澈的小溪旁,你仍舊像個孩童般那樣無憂無慮的玩耍、任性與撒野;如果真的可以那樣,那麼我寧願這一生就像個沒出息的醉漢,永遠都不要清醒過來,沉醉在半夢半醒之間,帶著宿醉的眼光遙望夢中的故鄉,回到腦海里怎麼也抹不去的長安。夢中的我,將帶著前世的記憶輕輕涉過蜿蜒的小溪,緩緩穿越屋前的竹林,然後推開飄著松香的房門,來到薄紗半掩的床,微笑著俯身親吻你那張…我永世難忘的臉龐!東風破 http://ke..com/view/74593.html千里之外 http://ke..com/view/426372.html?wtp=tt蘭亭序 http://ke..com/view/43384.htm希望以上能對你有所幫助

『捌』 中國南北朝時期明間的音樂稱為

南北朝民歌。

南北朝民歌是繼周民歌和漢樂府民歌之後以比較集中的方式出現的又一批人民口頭創作,是中國詩歌史上又一新的發展。它不僅反映了新的社會現實,而且創造了新的藝術形式和風格。一般說來,它篇制短小,抒情多於敘事。

南北朝民歌雖是同一時代的產物,但由於南北的長期對峙,北朝又受鮮卑貴族統治,政治、經濟、文化以及民族風尚、自然環境等都大不相同,因而南北民歌也呈現出不同的色彩、情調與風格。南朝民歌清麗纏綿,更多地反映了人民真摯純潔的愛情生活。

北朝民歌粗獷豪放,廣泛地反映了北方動亂不安的社會現實和人民的生活風習。《樂府詩集》所謂"艷曲興於南朝,胡音生於北俗",正扼要地說明了這種不同。

主要作品有南歌的抒情長詩《西洲曲》和北歌的敘事長詩《木蘭詩》等。南朝民歌中的抒情長詩《西洲曲》和北朝民歌中的敘事長詩《木蘭詩》,分別代表著南北朝民歌的最高成就。

(8)寫景的中國古典音樂擴展閱讀:

《西洲曲》是南朝民歌中藝術形式最為成熟的作品,《木蘭詩》是北朝民歌中最為優秀的傑作。這兩篇作品代表了南北朝民歌的最高成就,堪稱這一時期民歌的雙璧。

《西洲曲》是一首「儂亦吐芳詞」的閨情詩,描寫一個女子自春及秋的相思之情。詩中沒有用詞語直拉點明季節的轉換,而是通過「折梅」、「杏子紅」、「蓮花過人頭」、「鴻飛滿西洲」等自然景物,來表明時序的變化和季節的更替,隨著季節的變化寫出人的不同的活動。

從人的活動中表現出憶、思、盼、愁等各種情緒。詩歌寫景如畫,狀物真切,心理刻畫細膩,情景水乳交融。尤其是「采蓮南塘秋」六句,寫女子由「采蓮」到「弄蓮」,再到「懷蓮」,人物的內心活動全由其動作表現出來,十分傳神。

全詩三十二句,一百六十字,基本上是每四句一換韻,換韻處又多用鉤句承接,首尾相顧,蟬聯而下,讀來聲情婉轉,語語動人。故沈德潛說此詩「續續相生,連附接曹,搖曳無窮,情味愈出」 (《古詩源》)。這種音節搖曳纖回的藝術特色,對後代歌行體詩有較大的影響。

《西洲曲》結句「南風知我意,吹夢到西洲」,更是涉想新奇,韻味雋永。范雲「幾回明月夜,飛夢到郎邊」(《閨思》),李白「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均由此化出。

『玖』 中國古代有哪幾個音樂名人

有:俞伯牙、師曠、李延年、李龜年、姜夔等。

1、俞伯牙

伯牙,春秋戰國時期楚國郢都(今湖北荊州)人。雖為楚人,卻任職晉國上大夫,且精通琴藝。伯牙撫琴遇知音就是他在探親回國途中發生的故事。

這個故事最早是從民間口頭流傳下來的,歷史上並無確切記載。在古籍中,最早見於戰國鄭人列禦寇著《列子》一書中有關於伯牙撫琴的故事。

伯牙是當時著名的琴師,善彈七弦琴,技藝高超。既是彈琴能手,又是作曲家,被人尊為「琴仙」。最早見於《列子·湯問》篇。《荀子·勸學篇》亦曾講「伯牙鼓琴而六馬仰斜」,可見他彈琴技術之高超。

《呂氏春秋·本味篇》記有伯牙鼓琴遇知音,鍾子期領會琴曲志在高山、流水的故事。《琴操》記載:伯牙學琴三年不成,他的老師成連把他帶到東海蓬萊山去聽海水澎湃、群鳥悲鳴之音,於是他有感而作《水仙操》。

琴曲《高山》《流水》和《水仙操》都是傳說中伯牙的作品。後人以伯牙摔琴謝知音的故事為題材還創作了琴歌《伯牙吊子期》。

2、師曠

師曠,字子野,今河北省南和縣迓祜村人(《莊子·駢拇》陸德明釋文),春秋時著名樂師、道家。他生而無目,故自稱盲臣、瞑臣。為晉大夫,亦稱晉野,博學多才,尤精音樂,善彈琴,辨音力極強。以「師曠之聰」聞名於後世。

《說苑·君道篇》載師曠言雲:「人君之道,清凈無為,務在博愛,趨在任賢,廣開耳目,以察萬方,不固溺於流欲,不拘系於左右,廓然遠見,踔然獨立,屢省考績,以臨臣下。

此人君之操也。」他藝術造詣極高,民間附會出許多師曠奏樂的神異故事。洪洞縣曲亭鎮師村師曠墓遺址。

3、李延年

李延年,西漢音樂家,生年不詳,前112年春天為武帝所用。漢武帝寵妃李夫人的哥哥。李家世代為倡,李延年與其妹李夫人皆出自倡門,能歌善舞,容貌喜人。

李延年原本因犯法而受到腐刑,負責飼養宮中的狗,後因擅長音律,故頗得武帝寵愛。一日為武帝獻歌:「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寧不知傾城與傾國,佳人難再得。」李延年的妹妹由此得幸,後來封為李夫人,漢武死後李夫人被追封為漢武皇後。

後李夫人生下了昌邑王劉髆,產後不久病逝。李延年也得以被封「協律都尉」,負責管理皇宮的樂器,極得武帝幸愛,「與上卧起,甚貴幸,埒如韓嫣」,成為漢武帝的男寵。

李延年對後世音律作詞起著深刻的影響。禮教不分家,他的音樂著述無一不為了封建王朝的統治。在文化上,他的代表作《佳人曲》對五言詩起著一個開端的作用 。

4、李龜年

李龜年(696年-762年),邢州柏仁(今河北隆堯縣西部)人,李景伯之子,唐朝音樂家。李龜年善歌,還擅吹篳篥,擅奏羯鼓,也長於作曲等。和李彭年、李鶴年兄弟創作的《渭川曲》特別受到唐玄宗的賞識。

安史之亂後,李龜年流落到江南(此處指唐朝的江南,唐朝的江南在今湖南省;唐朝的江左在今江南地區),每遇良辰美景便演唱幾曲,常令聽者泫然而泣。李龜年作為梨園弟子,多年受到唐玄宗的恩寵,與玄宗的感情非常人能及。

唱了王維的一首《伊川歌》:「清風明月苦相思,盪子從戎十載余。徵人去日殷勤囑,歸雁來時數附書。」表達了希望唐玄宗南幸的心願。唱完後他突然昏倒,四天後李龜年又蘇醒過來,最後憂郁而死。

5、姜夔

姜夔(kuí) (1154-1221),字堯章,號白石道人,漢族,饒州鄱陽(今江西省鄱陽縣)人。南宋文學家、音樂家。

他少年孤貧,屢試不第,終生未仕,一生轉徙江湖,靠賣字和朋友接濟為生。他多才多藝,精通音律,能自度曲,其詞格律嚴密。其作品素以空靈含蓄著稱,姜夔對詩詞、散文、書法、音樂,無不精善,是繼蘇軾之後又一難得的藝術全才。

姜夔詞題材廣泛,有感時、抒懷、詠物、戀情、寫景、記游、節序、交遊、酬贈等。他在詞中抒發了自己雖然流落江湖,但不忘君國的感時傷世的思想,描寫了自己漂泊的羈旅生活,抒發自己不得用世及情場失意的苦悶心情,以及超凡脫俗、飄然不群,有如孤雲野鶴般的個性。

姜夔晚居西湖,卒葬西馬塍。有《白石道人詩集》《白石道人歌曲》《續書譜》《絳帖平》等書傳世。

閱讀全文

與寫景的中國古典音樂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愛情圍牆歌詞 瀏覽:230
道奇酷威廣告背景音樂 瀏覽:106
比喻輕音樂之美的文字 瀏覽:542
小號音樂下載 瀏覽:578
歌曲專輯圖下載地址 瀏覽:867
財神駕到歌曲mp3下載 瀏覽:734
琴歌指彈海闊天空吉他譜 瀏覽:355
下載mp4格式的音樂 瀏覽:352
電腦聽音樂用什麼 瀏覽:512
最好酷狗音樂播放器 瀏覽:502
信樂團隊的假如簡譜 瀏覽:243
平安酷狗音樂 瀏覽:760
佳人輕撫桃花mp3下載 瀏覽:453
infinite網易雲音樂 瀏覽:844
歲月趙忠祥背景音樂 瀏覽:980
如何將電腦的歌體添加到蘋果音樂 瀏覽:672
fade鋼琴mp3 瀏覽:86
奔跑吧兄弟宋仲基背景音樂 瀏覽:806
成都彩虹小學音樂老師 瀏覽:496
鳳凰傳奇星光歌曲點評 瀏覽:930